五金网

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与军阀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从战国时期吕不韦,“奇货可居”而位列秦国相国,与秦庄襄王共分秦国,成为天下商人的榜样。

  同时商人待遇低下,若无权势者庇护,难以生存进行物资交流,因此富豪巨商皆对攀附权贵极尽心力。

  乱世之时,若有强者庇护,商贾之家尚可保全,若无强者庇护,敌军入城只能束手无策任人宰割,那样的结果自然难以想象。

  因此,徐州的糜竺兄弟,主动献出全部的身家与刘备,希望刘备成为家族的守护者,若刘备能够建立基业,不仅可以提升家族地位,更能够光宗耀祖富贵无边。

  此外江东孙氏起兵之初依仗周瑜家族,后得到张氏等家族的支持,曹操也是由各家族联合支持,才能征战四方而钱财用度。

  可以肯定的是,糜氏家族在刘备的扩展中,也逐渐走向仕途,张昭等也参与东吴建设,两者的利益逐渐融合,虽然呈现依附状态,但鼎力的局面,也导致士族拥有相当的自治权利!

  各家族更看重的是利益,只有带给家族利益的政权,才是效忠的对象,所以,这样的依附关系并不稳固。

  当然有依存关系了。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就是豪强地主门阀大户,也就是后来的士族阶层,他们是财富的拥有者。军阀集团自然是指那些拥有地盘军队,手中有枪刀的地方统治者,他们是枪杆子的拥有者。有财富没有枪杆子,那是很难守住财富的。有枪杆子却没有财富,那是很难持久的。因此富豪需要枪杆子来保护,军阀则需要富豪们提供财富来维持发展他们的势力。二者相辅相依,各取所需,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很紧密的。

  曹操是宦官之后,一向为富豪们轻视,曹操内心不服,以自己的实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打出了一片天地。他初始对富豪集团是很不感冒的,总想打压富豪集团,抬高下层的庶族集团,就提出了“唯才是举”口号。在曹操的高压下,一些富豪集团为了自身利益,也不得不投靠到曹操麾下,为曹操效命。像荀彧、陈群、孔融、司马懿等,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不得已纷纷投入曹操门下。曹操大搞“唯才是举”和军屯民屯,压制富豪,曹氏的权力得到了最大化。但富豪集团在曹操的权力范围内,也是不断蠢蠢欲动的。终于等到曹操死后,富豪集团翻身的机会来了,以陈群、王陵、贾充、司马懿等为领袖的富豪集团,不断施作用于曹魏集团,本就由富豪们支持的曹丕,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废除了曹操的唯才是举制,推行起了九品中正制,从此曹魏集团权力开始为富豪集团控制,曹氏渐衰,富豪集团逐渐操控朝堂,最终终于被富豪集团的最大代表司马氏所替代。孙氏创基东吴,也是从穷困中走出来的。正是孙氏后来不断得到江南富豪集团的支持,最终终于控制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所接济孙氏的富豪们有张昭、鲁肃等人,正因为富豪们有支持济力之功,江东富豪们也得到了孙氏的优待,在江东世代也享受着特别的待遇。后来孙皓荒淫无道,大杀富豪集团,渐渐失去了富豪集团的支持,终为富豪集团支持的司马氏消灭。刘备起身微末,虽自称是汉室之胄,却是地地道道的布衣平民。他在白手起家中,不为众多富豪集团所看重,因此一直得不到富豪集团的支持,只能四处闯荡,四处寄人篱下,兵将人才也最少。后来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方有所转机。借荆州,取益州,夺汉中,终成一方霸主。但富豪不看好刘备,刘备也颇轻视富豪,在刘备集团内部,富豪较少,庶士较多。刘备白帝托孤后,诸葛亮独掌大权,他以严法苛刑治蜀,公平法制,削夺压制富豪特权,朝廷权力虽很是集中,但始终得不到富豪集团的全心支持配合。因此诸葛亮死后不到三十年,蜀汉就亡国了。

  在三国中,蜀汉不依富豪集团治蜀,就最先灭亡;曹魏开始打压富豪,后来限制富豪,终为完全代表富豪利益的司马氏取代;孙吴一直依重富豪集团治国,成了三国中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由此可见,表面上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互争互斗不可开交的三国,其实都是由其背后黑手富豪集团所左右操纵的结果。

  富豪集团也就是士族,士族是三国时期最大的政治力量,每一个军阀都无法摆脱士族影响,两者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最终图穷匕首见。

  

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与军阀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先说曹魏,曹操的理想是建立“法家寒门政权”,前期备受打压,然而官渡之战改变了局面,曹操彻底打败了最典型的士族政权袁绍集团,以颖川士族为代表加入曹操集团,因为曹操手中有天子这张王牌,两者形成了平衡。

  但曹操身边的士族一直都自己的盘算,公开叫板的是孔融,心存幻想的是荀彧,曲线救国的是陈群,士族要建立“垄断仕途,控制舆论”的精英政治体系,与曹操理想背道而驰,陈群司马懿终于等到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代汉,推出“九品中正制”,说白了就是士族垄断人事官权,在由士族内部按家族大小门阀高低分配官职,汉献帝被废了,但是士族胜利了,荀彧高尚,陈群高明,这是士族的胜利,是曹操的失败,一旦曹操集团寒门政权的性质改变了,他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于是象征士族阶层的司马懿夺权,曹魏灭亡。

  再说孙权集团,他们从曹魏身上学到了教训,学会了妥协,方法是“江东化”“士族化”,这让东吴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危难中得以发展,虽然还是灭亡,但也是东吴政权却是三国里国祚最长的政权。

  最后是刘备集团,刘备和诸葛亮的方法是搞平衡,不妥协!以寒门和外地士族平衡四川本土势力,避免正面冲突,因为刘备集团本就是外来政权,在一番努力后没有办法本土化,也就没有必要士族化,刘备集团核心都非士族阶层,诸葛亮后期以法家思想压制本土士族,打击士族利益,重用寒门,而得不到士族阶层支持的结果就是蜀汉必定先亡,以曹魏政权之强大尚不得不妥协,以蜀汉集团之弱小又怎能抗争?

  曹操出身宦官世家,是士族阶层最为鄙夷的,刘备不用说虽自诩中山靖王之后可他是真正寒门,孙权也非士族出身而是军功之后,三个政权本质上都不是士族政权,三家之主也非士族出身,他们理想中要建立的是高效廉洁的政府,公正清明的社会,与士族阶层“垄断仕途,控制舆论,建立豪强”的想法格格不入!曹魏因为放弃,东吴因为妥协,蜀汉因为坚持最后都不得不灭亡,只有司马晋才是完全彻底的士族地主阶级政权,三国归晋真正的幕后黑手就是士族,纵然各有天时地利人和,也无法摆脱这只黑手,令人唏嘘。

  三国时代没有现代意义的富豪集团,因为能够称为富豪翻多是世家大族,大族又大多拥有强势的政治资源,最能够垄断土地的就是朝廷中的权贵。确切的说主流的富豪不是商人,而是地主或土豪。

  豪强与豪强之间不全是共生关系,彼此间也经常因为争利而相互厮杀,东汉年间宦官与清流之间的斗争就交杂了豪强势力间的肃清,有的家族为了权势依附宦官,有的家族为了权势铲除宦官,以主导政治走向。

  军阀的诞生主要与东汉末年的州郡募兵制度有关,三国时期的军阀本身多是世家大族人物,因为募兵制度的流行,军阀要发展兵力就必须有钱,越有钱兵就越多,倘若以现在富豪和军阀的标准而论,大多数势力都两者兼具,并不是存在什么关系,富豪就是军阀,军阀就是富豪。

  就拿曹操来说,他的父亲曹嵩一家凭借着宦官势力不断敛财,曹嵩更曾担任过掌管天下财政的大司农,汉灵帝作为当时最大的贪官,曹嵩自也从汉灵帝那里受益不少,最终曹嵩花费巨款买三公来当。(讽刺的是曹操早年是反腐精英,曾经在济南肃清了一大堆贪官)

  至天下大乱后,曹操与陈留富豪卫兹联合招兵买马,可见曹操本身非常有钱。曹家有钱的不止曹操一人,他的族弟曹洪去扬州募兵,前后征集到超过五千人的队伍,已经达到曹操第一次起兵的规模。曹仁则聚集了上千青年游走,待曹操起兵之际,带着这伙人入队,夏侯惇也曾跟曹操一起去募兵。一支军阀,初始能靠自身财力招多少兵,就能够看出他们多有钱,可知自曹操、曹洪、曹仁、夏侯惇四家都非常有钱。(只有夏侯渊很穷,靠战功出头)

  反倒是著名的鲁肃、糜竺属于并不突出的富豪,达不到独立举兵的实力,鲁肃甚至还曾经听好友刘晔劝说,想依附扬州另一位土豪郑宝。鲁肃、刘晔、郑宝三人代表了当时地方富豪的三种思路,郑宝想要通过个人实力起兵独立,刘晔认为郑宝不足以成事,在宴会上把郑宝格杀,借此去投靠曹操,向朝廷靠拢,最终成为曹氏的近臣。鲁肃投靠到孙权麾下,促使孙权割据一方,自身可成为一代名臣。

  简单来讲,同样作为地方富豪,郑宝想做枭雄,刘晔做了佞臣,鲁肃志向是王佐。

  刘晔格杀郑宝情形,可参考电影《黑社会》里任达华找梁家辉钓鱼。

  军阀与土豪往往又是对立的关系,土豪拥有很强的地方自治能力,自身可以控制人口为自己种田,与军阀政府争斗人力资源。军阀为了巩固统治,要不是选择跟地方豪强合作,要不就是一场场血杀。

  益州牧刘焉为了割据自立,命张鲁杀了当地十多位豪强。辽东公孙度暗中称王,诛灭郡中大姓一百多家。孙策不满孙坚的义兄弟王晟起兵反他,把王晟全家诛杀,因为吴夫人求情才饶了王晟一命。刘表则采取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与蔡瑁、蒯越等大家族合作,另一方面诱杀了五十多家起兵独立的宗族。袁绍采取的是跟河北大族合作的思路,他的大臣审配势力强大到专权的地步,皆靠着家族庞大,兵力强盛,袁绍仰仗审配的帮助,都不敢因为有人进谗言就罢免审配的权力。

  那时大多数富豪面对曹操、孙策、公孙度、刘表等军阀,根本不堪一击,随便一杀就是几十家。曹操的将领李典、李通、许褚,孙权的将领甘宁、陈武,这些就属于中小型富豪,拥有控制一大堆户口能力,却不具备跟军阀叫板的实力。

  再形象一点,类似《让子弹飞》里的黄四郎就属于军阀可以轻易铲除的地主势力。

  故而,所谓的地方豪强或富豪什么的不过是一种阶层,要不是独立举兵,要不是依附军阀政权,要不是就是被军阀政权所消灭。进入三国鼎足时代以后,三国王朝并立,军阀已经消失,豪强势力中该出仕的出仕,该学文化的学文化,豪强与文化人间紧密融合,于是著名的士族由此出现,兼具文化、财富、祖辈官位的子弟被划分为各个品级,品级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这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门阀政治。

  钱财和权力本就是无可分割的两样东西,在混乱时期,这样的相互关系更加的明显。在三国时期。富豪和军阀之间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相互依托的关系。

  卖官鬻爵这一件事情,主要发生在东汉的汉灵帝时期。在汉灵帝刘宏在位的时候,因为主弱臣强,宦官当道,再加上汉灵帝沉湎于酒色,朝廷出现了财政危机。为了填补国库的空缺,汉朝廷不断的加大的税收。同时,汉朝廷还明码标价的把各类官爵给一一列了出来。

  汉朝廷的这种决定,很大程度上便宜了一些富裕之家。在汉代的时候,经过了汉武帝的重农抑商,以及“平准”和“均输”等控制物价的政策,使得商人的地位一降再降。作为商人,如果是在平稳的时代,那么他们肯定会处在一个较末的等级里面。但是,当朝廷开始卖官鬻爵之后,这些商人平时积累下来的财富,完全就可以去买官,把自己的地位提高。

  

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与军阀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富人拿钱买官,然后又利用身上的权力去压榨百姓,形成了一个恶劣的循环。虽然,到了三国时期,卖官鬻爵这种现象已经较少了。但是,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之前并没有相差多少年。因此 ,当初花钱卖官的那一撮人,经过了常年的财富积累,定然把自己所在的家族经营了起来和加深了底蕴。

  三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战争的时代里,不说穷人难以生存,就是富人,也会为自己的安全保障忧愁。因为富人积累了大量的钱财,而打仗打的就是钱和人,有了钱去驱动,才能使鬼推磨。

  所以,富人在军阀的眼里就是一座金矿。为了能够搜刮钱财,军阀有时候难免会暗地里做出一些危害富人的利益来。这么一来,富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甚至想让自己的家族,或者是自己的前途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那么,富人除了自己会招兵买马去争取外。很大的一部分富人,都会去投靠,或者是支持他们看好的那些诸侯。

  在这一方面,糜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糜竺是徐州有名的豪商,大地主,而徐州糜家也是一个较有影响力的家族。但是,如果仅仅是以商贾的身份发展,那么在混乱的战争之下,糜家是难有保障的,就算是糜家养了私兵也不安全。所以,为了寻求糜家的出路,糜竺相中了来驰援徐州的刘备。在刘备还未发迹之际,糜竺就鼎立的支持刘备。所以,在刘备势力里,刘备对糜竺的信任可是很深的。而糜家,在刘备于蜀汉称帝之后也成为国舅之家。有了国舅这一层身份的存在,就像是拥有了一张免死金牌。

  故而,当后来糜芳背叛关羽,投降江东的孙权,并称为一名“引路人”时,刘备对糜竺并没有过多的责备。甚至,刘备对糜竺的信任一如既往。

  钱财和权力,自古就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他们相互依存。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才使得富商与军阀之间有了相互依托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混乱的战争时代的时候更加的明显。三国时期,就是一个战乱的时期,正因为要打仗,才更加的需要钱财的支持。而富商对军阀的支持,就是一次投资。这种投资,不仅是投资他们的人身安全,更是对他们的家族未来和家族子弟前途的投资。

  东汉末年,豪强势力在社会中的发展达到了顶点。豪强势力,不从事生产劳动但家财万贯,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候,豪强势力将何去何从?不同势力都是如何与豪强相处的呢?

  《后汉书》有言,豪强人的家,一下连起来有数百间房屋,豪强所控制下的肥田沃野千里,其奴婢以千为单位计算。另有史料记载,井田制度经过巨变,豪强名下的馆舍在郡国内随处可见,拥有的田亩甚至广可跨国。这些豪强没有国家公命,却能够穿官员才享受的衣料和图案。虽然他没有官方的地方官职,却能够享受相当于数千户人口的劳役。他们的荣华富贵富可封君,势力媲美当地行政长官。这些豪强参与贿赂,犯罪也能逃避法律的制裁,还有能力私养刺客死士......

  但是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这些豪强的命运也根据不同诸侯而改变。这些豪强的对立面有两个团体,一方是贫穷百姓,另一方是割据势力。

  比如说黄巾军的白波对豪强大肆报复,董卓李傕也没有放过这些豪强。这两种团体使那个时候的豪强势力受到巨大摧残。

  曹操为首的狠辣派

  曹操掌权后明确指出,各郡国行政长官要对各地豪强有所监督,千万不能让豪强私藏百姓,也要杜绝豪强兼并平民的土地,占用其徭役。另外,在《司马芝传》中记载,司马芝担任“管长”时,他发现当地郡的郡主簿就是豪强,此豪强的宾客甚至有一千多家,这些人在外成为盗贼,担任官职后祸乱官场。最终司马芝很可能在曹操的授意下,与郡太守合伙收缴豪强兵权,雷厉风行。

  除了曹操之外,对待豪强势力比较铁腕的还有刘焉和公孙度。

  刘焉在进入益州后,曾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当地豪强十多个人杀掉,以此在益州立威。

  公孙度也不例外,在郡中有一个豪强叫田韶,公孙度为了巩固统治借口田韶寡恩而将其杀害。这个豪强比较惨,曾经跟他作乱的一起被整顿杀害,总共一百多家人被“法办”。

  看来,曹操、刘焉和公孙度更多的是借用剿灭豪强来立威。

  东吴为首的温和派

  豪强势力在这个特殊时期备受打击,但身在江东的豪族却非常幸福,因为他们勾结孙家,孙家也需要豪强,他们找到了共同利益点,相辅相成,最后导致的就是江东豪强势力越来越大。

  根据记载,吴郡一地就曾有“顾陆朱张”四大姓氏,在三国时期逐渐“转盛”。很多公族子弟和吴之四姓,占据了郡中各个官员的位置,甚至一个郡能挤出一千多个官员。

  根据其他史料记载,东吴势力君主虽然主动联合地方豪强,达成共同利益最大化,但有时为了一些政治目的,也会偶尔打压一下豪族势力。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他们并不是依存关系,应该说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富豪集团离开军阀依旧可以好的很,和军阀合作则会让家族更加强大。双方都是可以独立分开的,他们结合只是为了互相利用对方的资源。

  在这里有个知识点: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其实就是世家门阀。

  俗话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世家这个群体,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世家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可以说是很富有,完全实现了经济的强大。后来由于平民百姓难以读书,所以知识和人才都被世家垄断。可以说当官十个就有九个出于世家。这让世家一度成为王朝统治的支柱。

  刘秀建立东汉依靠的旧是世家的力量,东汉王朝建立后,世家的力量进一步壮大。而东汉的灭亡也和世家脱不了关系,正式由于世家无限制的兼并土地,导致东汉王朝根基破损。最后轰然倒塌。

  到了三国时期,虽然到处都是战争,但其实这些世家却依旧过得有滋有味。细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曹操的背后都有世家门阀的支持。

  刘备有琅琊诸葛家、吴家、顾家、糜家支持;孙权由江东四大家族的支持;曹操则有河内司马氏、颍川荀氏、陈氏、弘农杨氏的支持,目的就是希望在这些军阀成功统一天下后,自己的家族能够更加辉煌。尤其是诸葛家,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诸葛亮辅佐刘备、诸葛瑾辅佐孙权、诸葛诞则在曹操那边。

  说起来,这些军阀起兵的物资、装备、钱粮几乎都是由世家提供的,要凭刘备卖草鞋赚的钱,哪能拉起军队来。

  由于世家对军阀的支持,许多世家子弟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三国时期的著名牛人,几乎都是世家子弟。荀彧、荀攸、诸葛亮、陆逊、顾雍等哪个不是富甲一方有权有势的世家子弟。

  而且这些世家还一直妄图掌控统治者,希望能够维护世家利益。在曹操当权那会,世家就多次希望曹操能够重用世家人才,但精明的曹操为了不使一家独大,多次发布招贤令,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世家一直采取打压的方式,就拿曹操屠徐州来说吧,其实杀的都是徐州的世家门阀。因为不杀世家,徐州城就永远会在这些家族的掌控中。还有就是杀了弘农杨氏的翘楚—杨修。

  

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与军阀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一直到曹操死后,曹丕在世家的扶持下入主大位。作为对世家的报酬,他让陈群颁布了“九品中正制”。

  也就是说,三国战乱的背后是世家门阀对这个天下的洗牌和控制。所以不能说世家和军阀是相互依存的。他们只是在相互利用,如果非要说个主次来,那么就是世家在无形中操纵这军阀。

  三国以后的魏晋南北朝,世家门阀发展到顶峰,先后出现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顶级豪门。甚至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见世家门阀的强大。

  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与军阀之间是存在依存关系的。东汉末年,爆发了以黄巢为首领的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行动中,形成了以曹操,刘备,袁绍,袁术,公孙瓒,马腾,孙策等为代表的各地主阶级富豪集团和诸候军事集团,他们时而互相攻伐,时而互相联合,互为依存,争名夺利,都想在汉末各诸候互为征战中消灭对手。袁绍原就出生在四世三公之家,其势力强大,手下军队甚多,在汉室将倾诛灭董卓中被各路诸候推为盟主,曹操则是在其老家山东拉起队伍投身到汉末诸候争雄的战场中,也得到了老家许多富豪地主的大力赞助,如紧随曹操的曹洪就是曹操老家的地主财阀家庭出生,在曹操起家时给予曹操不少人力财力的支持帮助。他们之间互为依存,互为利用。东吴孙权同样如此,孙权集团地处江南富庶地区,其统治基础也是得到了东吴上层富豪仕族的大力支持,军阀与财阀互为利用互为依存。原荆州牧刘表同样如此,刘表在执掌荆州几十年间充分依靠当地的地主富豪财阀,如蔡帽一族等维持自已在荆州的统治,他们互为勾结,赚养着自已的私人军队,成为了当地实际上的军阀。

  答案是肯定的,三国时期的士族集团与军阀是相互依存的。

  在三国时期,想要成为一方诸侯,要么本身是士族集团出身,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绍和袁术。要么就是依靠士族的支持,这种情况最多,像曹操、孙策、刘表都是如此。

  像刘备这种没有背景,没有大士族集团支持的人,想要成功就太难了,纵观刘备一生,大半都是在败逃中度过,但他也有士族富豪的支持,糜竺的家族就是支持刘备的。

  这个时期社会的绝大多数资源都被士族富豪垄断,士族和军阀之间相互依存是双赢的局面,军阀需要士族富豪提供物资财富支持,士族富豪通过军阀来获取更大的垄断权力,只不过最后苦了百姓。

  虽然二者相互依存,但是也同样相互制约,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商人在三国时期赞助军阀,大部分都有谋求本土安全和家产安全的直接诉求,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谋取更大的经济甚至政治利益。比如苏双张世平作为贩马商人,他们的这种长途贩运特别容易因为黄巾军起事受到影响,鲁肃赞助孙策周瑜也是周瑜在鲁肃家乡担任守土长官的期间。

  从回报角度来说还是非常丰厚的,周瑜、鲁肃都是东吴的重臣,糜竺在赞助刘备之后一直在蜀汉集团内部属于高官厚禄阶层,唯有曹操的初始赞助商卫兹比较倒霉,很快就作为曹操部将在荥阳战死了,属于“创业未半,花光预算”的反面典型。不过卫兹的后代仍旧因为祖先投资曹操而在曹魏政权统治时期享受厚遇,这个投资的回报率也是不低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五金工具_五金配件_五金建材_机械设备-五金网 > 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与军阀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