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网

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日本军马的培养,花费了接近一百年的时间。

  日本古代有马,但马非常的烂。他们主要是蒙古马种,很久以前经过朝鲜半岛输入日本。这些蒙古马本来就比较矮小,加上常年生活在日本岛国封闭的环境,无法获得新的基因。所以传统日本马很烂,矮小,力量弱,爆发力差。按照西方有关马的分类基准,身高148厘米以下的马都属于小型马,那么日本所有的马都是小型马。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改良军马。但军马不是枪炮,改良需要漫长的周期。一匹马长大就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急需征调马匹身高超过142厘米的战马。虽然当时日本一共饲养了约150万匹马,但是经过军队严格选拔却仅能凑足3.5万匹,而且入选的军马也很少有超过1.42米。同时,这些参战的军马在战场上经常无故骚动、互相撕咬、蹶踢、嘶鸣,严重影响了日军的攻击计划。据记载,日军第六师团炮兵联队在管制性情暴躁的军马时,还发生了270名士兵被马咬伤和踢伤的事故。

  1887年,日本陆军保有的马匹平均身高只有135-138厘米,与平均体高150厘米的欧洲军马相差了十多厘米。

  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骑兵也曾经参战。当时日本骑兵平均身高1米5几,他们马只有1米三。

  而法军的战马平均身高156.7厘米、德国军马则为161.2厘米,相差太远。

  日本骑兵被白人骑兵嘲笑为:骑着大号老鼠的侏儒军团。

  为了改善日本军马的品种,从明治维新开始引进西方优秀马种。

  当时日军是高度依赖战马的,日军的师团需要大量马匹作为运输工具,每个师团的马匹一般超过7000匹,而师团士兵也不过2万多人,相当于3个人就要有1匹马。

  为了军马,日本军方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还有漫长的时间。

  日本引进的优秀马种,主要是:

  第一,阿拉伯马。

  日本从阿拉伯地区引入了这种马匹。阿拉伯马匹的特点是外形优美,耐热,耐力好,速度也快。

  在日本所有的依仗马,基本都是阿拉伯马充当,包括天皇的坐骑。

  第二,盎格鲁诺曼马

  这是法国诺曼底的诺曼马和纯血英国盎格鲁马的混血。

  这种马不但体型高大,而且体力好,速度快,力量非常大,是优秀的军马。

  日本军方经过反复试验,认为这种马最符合实战需要。

  在二战期间,日本骑兵百分之七十五的战马,都是盎格鲁诺曼马。

  第三,盎格鲁阿拉伯马

  这也是一种混血吗,特点鉴于前两种马之间。

  这种马的特点是速度快,体型优美,一般作为高级军官的坐骑,或者用于传令兵(要求马匹速度快)

  第四,顿河马

  这是著名的沙俄顿河哥萨克的坐骑。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经过十年改良的日本马平均身高终于达到了147厘米。但是在战斗中,日本马无论在体质还是数量上还是远远不如俄国顿河马。比如,同样吨位的大炮,俄国马只需六匹就可轻松牵引,而八匹日本马亦显得非常吃力。

  日军就发现顿河马具有极强的耐力,力量较大,适应能力也超强,缺点是速度较慢,体型较为矮小,不太适合骑兵作战。

  于是,顿河马也被大量繁殖,但主要作为驿马使用,也就是用来拉车或者背负辎重。

  经过长达七八十年的培养,到了二战期间,日本的军马几乎都是高大的东洋马。即便日本民间用马,也达到了145.4-157.6厘米的体高。

  当时日本规定,骑兵的战马必须超过153厘米,体重超过450公斤,不能有赘肉。

  这个标准已经和西方战马完全相同。

  可以说,战马的发展,也是日本明治维新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东洋马也成为高大的代名词。

  萨沙记得准儿媳回忆自己母亲的婚姻时写道:当时我的母亲是护士,身高接近1米7。在抗战那个年代,我母亲算是非常高的女人。那个时候,领导给我父亲介绍对象(他父亲是个大龄军官),让他看了这几个护士。我父亲看了一会,指着我妈说“我就要这匹东洋马”。

  日本的骑兵编制和步兵相仿,也是由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组成,不过规模要小的多,一个骑兵联队由四个骑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组成,大约有1400人左右。

  日本骑兵所用的马是以盎格鲁诺尔曼马为主。日本本土的马与蒙古马种同源,平均体高120~142厘米,比较矮小,虽然吃苦耐劳,生命力较强,但是用于骑兵冲锋显然有所不足。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军事改革,骑兵也是改革内容之一,其中骑兵所用的马匹也是改革重点。由于传统的日本马有所不足,所以在法国军事顾问团和骑兵指挥官秋山好古的建议下,日本引进了不少良种马。

  日本引进的马里一种的是阿拉伯马,阿拉伯马外形好, 能力强,所以主要用于天皇和近卫骑兵。还有一种是盎格鲁阿拉伯马,这种杂交马主要用于高级指挥官的座骑或是传令兵。而日本骑兵所用的马则以盎格鲁诺尔曼马为多。

  盎格鲁诺尔曼马是英国纯血马和诺尔曼马杂交的品种,体形高大速度快,是一种非常优良的马匹。

  在日俄战争里,日本骑兵多次击败以骑术著称的俄国哥萨克骑兵,显示了军事改革的威力。在战争中日本也缴获了不少顿河马,不过这些马大多用于步兵、炮兵部队。

  到抗日战争,日本骑兵还是使用盎格鲁诺尔曼马为主,都是由日本国内专门的马场培育,每一匹马都有身份证,证明其血统,所以还真的基本都是从日本本土运输而来。

  在战争后期,由于马匹的损失得不到补给,也有部分部队使用了一些在中国掠夺的马,不过这种仅仅是临时性的措施。

  日本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岛国,因为各种食物资源的短缺,他们国内无论什么动物都是缩小版的,除了各种动物之外,他们的人也非常矮。

  

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人的身高普遍不到一米六,在更早之前的历史中,一米五的身高对于他们来说甚至能称之为魁梧。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食物缺少、营养不足,不利于他们的身高发展。

  这种状况是一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得以被解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日本人生活条件的变好、孩子摄入的营养越来越多,他们的国民身高得以快速提升起来,现如今,他们的男性平均身高已然攀升到了一米七的水平,可见提升之快。

  而和他们的人一样,他们古代的战马也非常矮。

  在他们古代的时候,他们武将骑乘的战马都非常矮,高度基本不足一米四,不仅腿短,跑得还慢、持久性差,是那种最低档次的战马。

  在那时候,因为他们自己身高普遍不高、没有相应的参照物,所以他们还不觉得这种战马有什么不好。

  但是在他们被欧美人打破国门、接触到了欧美人的高头大马之后,他们就开始意识到了自己战马的不足之处。

  正是感受到了这些不足,所以日本人才会在明治天皇时期开展了他们的战马改良计划。

  他们的战马改良跟他们的人口改良不同, 采用的方法非常快捷而极端,这种方法就是和优秀的马种配种。

  为了让他们自己的战马变得高大起来,他们在和欧洲接触的过程中开始精心挑选起了一些优秀马种。

  一旦他们相中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马种,他们就会花上重金将其给买回日本,以和他们的战马配种改良血统。

  当时被他们挑中的改良马有不少,其中占据主数的分别是阿拉伯马、顿河马、盎格鲁.诺尔曼马、佩尔什马等马种,这些马匹相较于他们国内的战马,体型要更加高大,速度、耐力方面也要更加优秀,能很大程度上推动他们国内战马的改良。

  在他们购买了这些马匹回国之后,他们也不仅仅只让这些马匹和官方战马配种。

  那时候因为他们觉得采用这种方式收效实在太过于缓慢,所以他们的官方就免费让这些马匹和平常百姓家的马匹进行了配种,打算在民间多增添一些战马储备。

  当然,战马的改良也并不是那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从明治维新时期一直到1900年的时候,他们的战马一直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后来,他们的战马是到了侵华战争的时候才改良得和欧洲的战马差不多、可以被他们完好运用到战争中。

  在侵华战争中,这些战马给日本军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点我们从他们的现代化部队中拥有着如此之多的骑兵联队,就可以看出一斑。

  那时候被日本入侵的我们非常贫穷、落后,是一个还没有开始转型的农业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日本人不需要用上坦克之类的武器,他们凭借着步兵部队就已经能对我们当时的军队进行实力上的碾压,更不用说是机动性更强的骑兵部队了。

  从这点来说,这些战马队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还算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这些战马对于那个时期的他们来说还有着其他方面的优势。

  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方面。

  虽然那个时候的日本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工业底蕴,有着卡车、摩托、坦克这样的运输工具让他们驰骋在战场中,但是他们国内的资源并不足以让他们的所有部队都使用上这些工业运输工具。

  因此,这时候就体现出了战马和骑兵的重要性。

  不过战马对他们的作用并没有持续多久。

  刚刚文章《日本曾经疯狂养马,打算在二战前培养150万匹马是疯狂还是愚蠢?》获得青云计划,所以,就让纵横来作答吧!

  尽管在影视剧《亮剑》等一类的电视剧中一再给观众洗脑,打造骑兵的重要性,实际上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八旗骑兵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之战就已经宣告,骑兵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高速机枪的兴起,骑兵的速度永远跑不过机枪的射速。

  (波兰骑兵砍坦克为误传)

  整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日本的骑兵联队到底是什么鬼!

  日本一个甲种师团有八个联队,其中包括三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野炮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一个侦查联队,总计2.8万人。

  大家一定会认为骑兵联队是师团中的用兵大户,占用马匹最多的部队,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尽管日本一个步兵联队有3800人,但是骑兵联队只有四五百人,马匹额定429匹,在2.8万人的师团作战中,用四百多骑兵去冲击阵地显然是有点想太多。

  日军一个甲种师团额定马匹数量是7630匹,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七千多匹马只有四百多匹用在了骑兵上。

  那么,这些马匹都用在了哪里呢?

  答案是辎重联队和野炮联队,辎重联队额定马匹是2612匹,野炮联队额定马匹2269匹,这两个联队加一起就将近五千匹,如此来看,骑兵用马数量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波兰骑兵砍坦克已经被证实是谣传,没有哪个国家在二战中会依赖骑兵作战的。

  日本区分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并非在总兵力上,而是以马匹来区分,甲种师团马多,所以又叫挽马师团,乙种师团是马匹不足的情况下,人数没有缩编太多的部队,所以有叫驮马师团。

  也就是说,因为机械化不足,用吃草就能行走的马匹来替代喝“油”的汽车,显然更符合中国战场,马匹的多少也就决定了一支部队能够携带的重武器有多少。

  正常来说,日本马也属于东亚蒙古马的品种,其特点是都是矮马,耐力好,速度快,也比较适合打造骑兵的,但是这只能算作是马匹中的轻型马。

  但是这种马想要作为牵引马车和火炮,显然负重力和脚力都是不够的。

  (德国在二战中尚且有马匹牵引火炮)

  日本本身处于岛国,平原地带少,根本不适合养马,但是日本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他十分清楚,想要踏上亚洲大陆,必须依赖马匹。

  

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开始积极发展马政,也就是开篇说的日本大规模养马,日本政府曾在1906制定目标,要在1936年之前,将日本国内的马匹数量提升到150万匹。

  在不适合养马的地方,能够把马养成功,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日本发展马政并未一味的追求数量,而是在扩充数量的同时也追求质量,就是引进西洋马匹杂交本土马,从而繁育出标题中所说的东洋马。

  (东亚矮马)

  

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从法国获得26匹阿拉伯马作为种马进行改良,但是因为种马太少,导致近亲繁殖在初期改良的情况下,后期效果并不明显。

  在日俄战争时期,尽管日本的军马都是经过改良的,但是相对于俄国的大高马还是“相差一截”,同样的一辆大炮,日本军马需要8匹才能拉动,而俄国的军马只用6匹就能拉走。

  日本是一个十分爱学习的国家,而且自尊心很强,在日俄战争中,马匹不如俄国哪里能够忍得了。

  从1906年开始日本计划引进世界各地优秀种马6000匹,专门用于改良日本的马匹,经过不断的努力,日本的军马在1937年之前已经成为不弱于欧洲马的“东洋大马”。

  (东洋大马)

  日本东洋马高度可达160厘米,比当时很多日本士兵的身高还要高,体形高大,行动有力,相对于中国的马匹来说,抗日战争时期,一匹日本东洋大马的脚力是中国本土马的二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五金工具_五金配件_五金建材_机械设备-五金网 > 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