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宝网络

地球的内部为什么是岩浆?难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阳?

  很高兴能够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地球的内部结构特征,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个均质结构,但却无法解释火山、温泉等现象的发生,近代以来,人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逐渐明晰地球的内部结构。现在统一的观点,是地球的内部分为三个同心圆层:地壳(平均厚度17公里)、地幔(平均厚度2800公里)、地核(平均厚度3400公里)。

  地球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从温度的分布看,基本上呈梯形,即从上至下逐渐升高状态。在地下100千米的地方,温度就达到了可以融化岩石的1000摄氏度,再往下是半凝固的岩浆,在地幔与地核交界处,温度达到2800度,到地核的内部,温度甚至达到6000度,超过了太阳表面的5600度。

  地核内岩浆的状态

  从火山喷发的岩浆可以了解到,地核内部是一种成分复杂、温度极高的硅酸盐熔融体,既像液体一样自由流动,又像烧化的玻璃一样坚硬紧密。岩浆的成分主要以硅酸盐为主,其中二氧化硅含量占30-80%,其它的成分主要有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等金属化合物和少量的挥发性气体。

  岩浆如何形成

  通过对地球形成机理的研究,人们逐渐发现,地球是几十亿年前无数环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相撞后,由相互引力的作用积聚形成的。这些小行星中包含许多质量大、运行速度快的,相撞之后释放巨大的能量,使刚形成的地球呈现一个“火球”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表面的岩浆逐渐冷却,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形成了现在地球的面貌。从观测情况看,地球内部的岩浆温度现在也在慢慢地变低,大约再经历几十亿年就会完全冷却。那么地球内部为什么没有迅速冷却下来呢?这得归功于地球内部巨大的压力,使得原子变得非常活跃,越往深处,压力越大,原子就越活跃,温度就越高。如果岩浆比作人的血液,那地核就是心脏,地下的压力就相当于血压,岩石之中的缝隙就相当于血管,一旦压力过大,血管会破裂,同样岩浆也会顺着因与围岩密度差异大而形成破裂的缝隙流出地面,形成喷发。

  现在地球表面能够维持这样的状态,真得感谢我们地球适宜的质量和体积。如果再大一些,则内部的压力会变大,地表温度就会上升,将不适宜生物生存。如果再小一点,地球的温度将降低,引力也会变小,不能维系住现有的大气层,将会变得像月球一样荒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岩浆是由于地球形成时大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球初期也不是太阳,地球内部也没有核聚变或者核裂变。

  我们都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但是并不是随便一颗天体都可以被称为恒星的。这事要从恒星的形成说起,目前对于恒星的起源主要是星云假说。这个假说认为,恒星是由星云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而在宇宙中,其实有句黑话叫做:质量为王。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天体一生到底会有多大作为全凭自身质量说了算。所以,其实能不能形成恒星,也是质量说了算。

  这是因为恒星燃烧其实是依靠氢核聚变,但是氢核聚变的条件其实特别苛刻。我们都知道氢弹也是氢核聚变。但是其实氢弹并不是单独投放的,而是向引爆,产生的温度可以达到上千万度,超高温才诱发核聚变反应。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可以没有给恒星加热,恒星核心能达到多少度,其实就和自身的引力有关,如果引力特别大,中心的温度就会飙升。当达到1000万度以上,就可以点燃恒星的核聚变反应。这里多补充一点,其实理论上要上亿度才能点燃,但是由于量子隧穿效应的存在,所以不需要达到如此高温也能够进行。

  太阳中心的温度就极其高,在1.5*10^7摄氏度。这才确保了太阳能够引发核聚变反应。

  但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其实太阳并不是恒星的下限。其实宇宙中还有很多比太阳还要小的恒星,比如:我们的邻居比邻星,它就比太阳小得多。所以,一定存在一个形成恒星的质量下限。科学家认为,这个下限值在0.08个太阳质量,至少要保证大于这个数,才有可能引发氢核聚变。

  目前来看,科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大约40光年,位于南天星座天兔座,质量非常低的红矮星,它的质量大概只有0.086个太阳质量,编号为2MASS J0523-1403。

  当然,以后或许科学家可能还会找到比这更小的,但相信应该也不会小得非常多。

  所以,恒星的下限在0.08个太阳质量,地球的质量有多少呢?我们要知道,太阳占据了整个太阳系99.86%的质量,而地球是各大行星中的小家伙。所以,其实地球距离成为一颗恒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3400倍,也就是说地球只有0.000003个太阳质量,这和0.08个太阳质量相差甚远。在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质量是最大的,它的质量也只有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也就是0.001个太阳质量,这距离成为一颗恒星还差了80倍。

  可能很多人会说。那为什么地球内核温度也特别高呢?其实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地球内核温度是很高,但是和恒星内核比起来,简直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地球内核温度大约5000度,这个温度就足够让地球内核呈现岩浆状态,毕竟地球内核主要是铁和镍,铁的熔点是1538℃,镍的熔点是1453.0℃,所以只要超过这个温度,地核就会呈现岩浆状。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引发恒星的核聚变反应,至少也需要1000万度,5000度根本远远不够点燃氢核聚变。

  这也就算,即使地球内核能达到这个温度,其实也不会发生氢核聚变。这是因为恒星主要是氢元素构成的,可地球上并不是这样,地球上的氢元素并不是多,主要都是一些顺位比较高的元素,比如:氧,铁,硅等。

  而内核主要是铁和镍,要点燃铁元素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铁其实非常稳定,要引发铁发生核聚变,需要非常大的引力,这个连太阳的质量都不够,更不要说地球了。而且一旦引发了,就会发生超新星爆炸。这只有超大质量的天体才有的待遇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天体内核的温度要达到1000万度以上才有可能引发氢核聚变,科学家预计,至少需要0.08个太阳质量才有可能成为一颗恒星。因为地球内核主要是铁和镍,点燃铁和镍的核聚变需要大量的质量,但地球的质量远远不够。而且,地球的核心温度也只有5000左右。所以,地球不可能是恒星。

  地球的内部十分炙热,核心温度超过6000℃,而太阳表面温度也不过5500℃左右,高温使地球内部的很多物质成为液态,但是地球内部可不都是岩浆,热量的来源也原因众多。

  地球上物质的构成和太阳有明显的不同,不是指元素的种类,而是物质的形态,地球上的物质形成各类分子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比如岩石、煤炭等复杂的化合物,是在原子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太阳由于极高的温度,表面都数千摄氏度,往内部深入一点温度就上万摄氏度,已经没有哪种物质可以安然无恙地在太阳中存在,太阳中的物质因为高温而等离子化,原子核丢失核外电子,成为带电粒子。地球的物质构成和太阳差距较大,所以它的前身并不是太阳。

  地球的前身可以说是另一颗超新星爆发后形成的星云,整个太阳系都形成于一颗超级恒星爆炸后形成的星云中,理由在于太阳系中存在很多原子序数在铁之上的元素,而这些重元素只能在超新星爆发那样剧烈的过程中发生。超新星爆发后很长的岁月中,星云又因为引力凝聚,太阳是最先形成的,

  因此它自己就占据了太阳系99.86%的质量,八大行星加起来也就占0.1%多一点,太阳形成后太阳风暴将残余的气体尘埃稍微向外推,导致密度变化,然后从中孕育了八大行星等天体。太阳和八大行星也勉强算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地球内部的高温来源主要是两个:其一,早期物质碰撞,动能转化为内能,由于真空传播热量的效率比较低,地球形成时由于碰撞导致的热量被大部分保存,地壳冷却后热量损失更慢了;其二,放射性物质的裂变,地球有很多反射性或者天然衰变物质,它们可以辐射出射线,而射线具有加热的作用,导致地球内部的高温。这两个原因导致地球内部十分炙热,此外还有天体间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会导致地球的拉伸形变,会导致物质间的摩擦增加,也会产生部分热量。

  因为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所以地球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液态物质,包括岩浆和液态的铁镍、金属等。在火山喷发的地方就常出现狗头金,就是因为地球内部的金属元素较多,因为金属元素本身就比较重,会因为引力的作用逐渐像地球内部沉降,这也是为啥地球上的水只能汇聚在地表而无法渗入核心。不过尽管温度很高,地球的核心外层是液态的铁镍为主构成的,地核的内层则是一颗巨大的固态铁镍核心,它的形成就是由于压力导致的物质熔点上升。

  形象的说,地球是太阳形成后,剩下的一点碎屑渣滓中诞生的。

  任何恒星都起源于一坨巨大的星云,也可以叫分子云或星际尘埃,这些星云主要由氢分子组成,其次是氦,还有少量的其他成分。

  最早的分子云是大爆炸冷却后形成的,那时候这种分子云成分比较纯洁,只有氢和氦,还有极微量的锂这些最轻的元素。

  后来随着第一代恒星的死亡,超新星大爆炸聚变出了越来越多的重元素。现在宇宙中发现的118种元素,其中的115种都是恒星演化和超新星大爆炸生产出来的。

  现在的星云成分组成,按体积氢占了90左右,氦占了9%左右,其他元素加起来占了1%左右。

  我们太阳就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恒星大爆炸后,残留的物质形成的,因为有我们地球这样的许多重元素存在。

  星云在自身万有引力作用下,会渐渐聚集收缩,遇到超新星大爆炸之类的宇宙事件冲击,就会收缩得更快。当这种收缩到达一定的密度时,就会越来越快。

  收缩过程并不是非常均匀的,不平衡会导致星云的旋转,而且随着中心收缩越来越紧密,旋转会越来越快,巨大的离心力会将原来不规则的星云向赤道方向甩去,这样星云就渐渐形成了一个旋转着的吸积盘。

  核心体积质量越吸越大,盘面越来越稀薄。

  随着中心收缩越来越紧密,收缩越来越快,形成坍缩之势,就是断崖式的的收缩,这样中心温度就会急剧升高,压力不断增大,当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就点燃了氢核聚变。

  一个恒星的星胚就诞生了。

  中心核聚变的巨大辐射压抵消了收缩的引力压,形成了一个收缩和扩张的平衡状态,这就是恒星的主序星阶段。

  恒星形成后,中心源源不断的发生着核聚变,辐射出巨大的能量,抵御了收缩压,也给了整个星球很高的温度,恒星就会以一个巨大的发出光和热的等离子球形式存在。

  太阳的核心温度约1500万度,压力达到3000亿个大气压。

  巨大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方式从太阳核心向太阳表面传递,最终向太空发射出去。

  太阳每秒向太空发射出3.8x10^26J的能量,我们地球可以接收到其中22亿分之一,就相当于1000万座三峡大坝发电量的总和。

  恒星形成时,会吸附掉这坨星云的绝大部分质量。

  比如太阳就吸收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剩下的一点残渣余孽渐渐形成了八大行星以及矮行星、卫星,还有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碎片尘埃。

  太阳系除了太阳,所有天体物质加起来才占总质量的0.14%,我们地球只占有0.0003%。

  也就是说,地球质量只有太阳的33万分之一。

  太阳是等离子体,密度比地球小很多,因此从体积来说是地球的130万倍。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一个篮球比喻太阳,然后想像一下,这个篮球质量的33万分之一或体积的130万分之一有多大?

  那可怜的小点点就是我们地球,有这么小的太阳吗?

  当然地球物质也是这坨星云中的残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分与太阳差不多,但成分的比例就大不相同而了。

  因为太阳在形成初期,会发生强烈的太阳风,除了自身吸附的物质外,剩余的渣渣会被强风吹远。

  太阳风把越轻的物质吹得相对越远,反之,较重的物质就吹不太远。

  地球密度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因此当然是吹得不远的重物质组成。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密度依次为:地球5.5g/cm3,水星5.4g/cm3,金星 5.2g/cm3 ,火星 3.95g/cm3, 海王星专 2.30g/cm3,天王星 1.58g/cm3, 木星 1.34g/cm3, 土星 0.70g/cm3。

  密度大的行星就形成了岩石星球,靠近太阳;而一些被吹得较远的物质主要是气态,就形成了气态星球。

  现在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有四个类似地球的岩石星球,又叫类地行星;有四个主要是气体组成的星球,与木星差不多,因此又叫类木行星。

  四个类地行星又叫内行星,是距离太阳从最近算起的第1、2、3、4颗,地球排在第三颗。

  剩余的这些星云物质依然在吸积盘里剧烈旋转,太阳风把气态物质吹远,在类地行星轨道,剩余一些固态物质在吸积盘中剧烈碰撞,都处于熔融状态。

  这些物质在碰撞中渐渐吸附在一起,然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把自己轨道里附近的物质都“滚粘”完了,行星就形成了。

  因此地球形成初期,整个都是呈现熔融状态,整个星球都是由熔岩组成。

  当地球还没有冷却时,又遇到了一颗流浪行星的撞击。

  现代科学家把这颗行星称为“忒伊亚”,是一颗约火星大小的行星,这颗行星或者本来就在地球轨道附近形成,或者来自更远的地方。

  因为太阳系刚形成时,行星在碰撞中聚合,轨道是不太稳定的,因此,“忒伊亚”闯入地球轨道并不奇怪。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行星在形成初期,都有过大大小小的相撞事故。

  “忒伊亚”与地球的亲密接触,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

  相撞融合使地球质量增大了约1/9,已经开始冷却的地球又回到了熔岩状态。

  更重大深远的两个影响是:1、地球的自转轴歪了,自转赤道面与公转黄道面形成了一个23°26的夹角;2、迸溅上天的一堆岩浆围绕着地球旋转,然后吸附在一起成了月球。

  从此地球歪着个脖子,带着个月球小弟弟一直走到了今天。

  这两个改变的后果就是,地球从此有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月球的引力潮汐大大增强了海洋的涨潮和落潮。

  科学研究证明,如果没有这一撞产生的这两个后果,地球将很难孕育出生命。

  没有生命的星球就像月球、水星、金星、火星一样,怎么会有今天人类对地球的恣意横行,有在这里评头论脚的你我他?

  地球从熔岩状态渐渐冷却,在陨星雨和彗星的轰击下,地球产生了水和大气,春夏秋冬的气候条件和月球的引力潮汐作用,以及无数的偶然幸运事件,使地球孕育了生命,经历了45亿年的演化和变迁,就成了今天。

  而地球的外壳已经冷却了,地下的熔岩依然在涌动,我们把这些没有冷却的熔岩叫地幔。

  这就是地球的前世今生,那么,地球的过去是太阳吗?请各位自己确定。

  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由于地球拥有很多铁之后的重金属元素,地球必然是形成于超新星爆发的残骸,但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却和太阳没有多大关系,而是来源于自身的形成过程。

  恒星是宇宙的元素制造工厂,质量较小的恒星在核心变为由碳和氧为主之后就变为白矮星了,只有超大质量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可以产生大量金属元素,铁是聚变反应的终点,因为铁聚变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大质量恒星在生命后期,会由于压力的不稳定发生超新星爆发,聚变形成的铁元素和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俘获中子产生铁之后的金属元素。地球拥有几十种原子序数在铁之后的元素,这些元素只能是形成于一颗超新星的残骸,而超新星爆发形成的中子星也会高速运行,现在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地球元素种类如此之多,足以表明地球产生于超新星爆发的残骸,只不过不知道是第一代恒星还是第二代恒星的残骸。

  处于寿命已经50亿年的太阳系,人类自然无法观测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只能通过行星表面残留的太阳系早期活动的痕迹来初步判断,但是我们却可以研究太阳系外恒星系统的形成过程,大量的观测表明,在恒星系统形成的过程中,除了最中央的明亮天体,恒星系中会形成其他一个或者多个高能量辐射的团块,加上对中央恒星的亮度和运动的影响,可以判断那就是新形成的行星,加上太阳系存在的大量小行星,并且小行星会不断碰撞大天体的事实,行星的形成过程必然是大量天体的碰撞聚集,碰撞的过程中大量动能转化为热量,而天体周围的环境中物质非常细薄,碰撞的能量只能以热辐射的方式缓慢地消散,而早期的太阳系更动荡,碰撞事件经常发生,使得大量热量在碰撞的过程中被封存在地球内部。这是地球内部高温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放射性物质,现代人类利用的放射核能,其实就是利用核裂变式会产生大量热量的特点,用来烧开水推动发电机发电。地球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且放射性物质多是重金属,在地球形成的时候,这些重金属元素会向地球内部沉降,类似于黄金大多存在于地球内部一样,放射性物质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也很难穿透地球的外壳消散。最后一个是地球的运行。地球受到月球等天体的影响,在引力作用的时候,会发生潮汐现象,不光海洋海水会上涨或者消退,地球的形状其实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相当于不断地弯折铁丝,弯折处物质摩擦生热,地球内部的部分热量就来源于此。另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也导致地球的地质活动,也使得物质间不断地摩擦,也生成部分热量。

  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超过了岩石的熔点,使得地球内部的部分区域被岩浆填充,但却不是仅仅如此,地球内部也存在着大量的铁镍,部分为熔融状态,部分则由于极高的压力熔点上升,保持固态。

  地球内部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岩浆,但是地球内部确实有很高的温度。

  如下图所示,是地球内部结构,其中由内而外分别是内地核、外地核、地幔和地壳。其中地球的绝大部分构成——地幔,都是炎热的固态物质,而不是岩浆。我再重复一下:地幔不是液态的,地幔不是液态的!

  这是因为在地球内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虽然地幔中的物质温度极高,但是依然呈现一种固态的半塑性状态。

  比如说在地球版块冲击之下,地幔软流圈中的物质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由固态变成液态,如下图所示,地幔上层的物质之间相互挤压迫使这部分物质温度急速升高,从而形成岩浆——所以地质板块交界挤压的地带经常会有火山。

  或者由于地质板块的拉升,导致地壳变薄、甚至于断裂,地幔软流物质压力突降,也会导致地幔内的固态物质变成液态岩浆【如下图所示】。

  太阳系刚刚形成的初期,所有的天体之间互相碰撞,于是几乎各个星球都是一片“火海”,每个星球都是一个接近熔融状态的“岩石球”。

  随着逐渐的冷却作用(都是靠辐射散热撒发出去的,速度非常慢),星球的表面逐渐冷却,而这层挡着地球内部散热的岩石外壳也越来越“厚重”,相当于给炽热的地球核心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导致地球内部的热量迟迟散发不出来。

  另外,地壳中还有大量的粒子衰变,也会产生很多热量,再加上太阳对地球表面的加热、大气层对热量的储存,都进一步使得地球的“保温”性能超强,所以才会让地球内部持续保持极高的温度。

  岩浆的形成

  岩浆是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状态物质,为什么地球的内部会存在岩浆?其实和地球内部的环境有关。我们知道地球是一颗岩质行星,整颗星球从外向内大致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也会不断增加,科学研究表明,地下一百千米处的地幔物质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已经呈现为熔融状态,这层熔融状态的特殊地层结构被称为软流层,这里也是岩浆的发源地。

  虽然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但是软流层物质其实并不能和岩浆划等号,这是因为软流层形成条件不仅仅需要高温,还需要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来源于软流层上方的岩石圈,在高温和高压的综合作用下,软流层物质表现为半塑性状态。岩浆的形成其实和压力的释放有关,当软流层上方的岩层出现裂缝时,软流层物质将会沿着裂缝逐渐向上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向上移动的软流层物质受到的压力也在不断降低,并逐渐由半塑性状态转变为熔融状态,最终演变为岩浆侵入地壳或者形成喷发的火山。

  从上文我们知道,岩浆的存在表明地球内部是非常炙热的,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天上的太阳,虽然地球核心处的温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差无几,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地球的前身是一颗恒星。我们知道恒星是一种利用自身重力来点燃内部核融合反应的天体,恒星存在着质量的下限值,大约为0.08倍的太阳质量,而地球的质量仅有太阳质量的三十三万分之一,因此从质量这个角度来看,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极大的差距;

  一定不是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太阳系从星尘中诞生,科学家认为这些星尘极有可能是上一代恒星爆发后的产物,因此包含我们自身在内的太阳系万事万物都来自于恒星,那么地球以前是太阳吗?

  感谢浏览。

  地球内部的岩浆,是因为地心的高温形成的,但这并不代表地球以前就是太阳,关于地心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温度,其实是产生于另外的原因。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地心温度是怎么得出来的,科学家们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过程,探测出地球的构造,然后再在实验室中利用高科技模拟出地心的环境,从而得出了地心温度的近似值。

  那么地球的核心为何会有这么高的温度呢,它的热量到底是哪来的?其实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分别如下。

  原始地球的形成,其实就是各种物质互相碰撞、吸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始地球每时每刻都吸收附近的尘粒以及小天体,而这些物质的速度通常都非常高,当它们撞进地球的时候,其自身携带的动能就转化成了热量。

  当原始地球附近的物质都被吸收得差不多的时候,原始地球得不到足够的热量,于是就开始降温,这时较重元素会因为地心引力而下沉,相应的那些相对较轻的物质就会被它们挤压到地球外层。

  因为地幔和地壳就像一层又一层的保温毯子一样,将地心紧紧的包裹起来,使得地心的热量极难散发到地球表面,所以现在的地心才能够有如此高的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在45亿年前,原始地球曾与一颗火星那么大的行星发生了碰撞,此次碰撞事件的结果是,地球吞噬了这颗行星,地心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热量,而碰撞产生的碎片形成了现在的月球。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火山喷发,热泉,这些来自地下的密秘暴露了地球内部的结构,使人类能够知道脚底下的地球,出乎意料。

  突破人类的惯性思维,更加客观的了解地球,宇宙,星辰,日出日落。

  一扇扇未知的大门被打开了。

  当人们利用几何学,测算星辰时,第一次知道,许多的星星点点的夜空星星比月亮大,比地球大,比太阳大。

  这是多么伟大的突破,突破习惯意识呀!

  还是利用几何学,人们知道了地球是圆型的,而不是扁平的大地。而且还知道月球也是球体,太阳也是球体,天上的星星都是一个大大小小的星球。

  人们还知道,有太阳系,银河系,太阳属于银河系,地球属于太阳系。

  银河系密如云雾般的星云朝着银河系的中心做涡旋运动。

  朝着中心,缩拢。

  根据物质原理,涡旋,缩拢,到了一个极限,这些星云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来,所有的星球将会溶化,溶化成岩浆状。

  热涨冷缩的物理原理,迅速的膨胀开始了,这就是宇宙大暴炸,无数的岩浆物体飞向深空。

  飞得最远的岩浆物体,开始被太空极寒的深空温度冷却,表面凝结成薄薄的一层岩石。

  地球就是这类星球。

  表面凝结的薄薄一层岩石,起到了阻隔深空寒冷的侵入,把炙热岩桨与寒冷深空绝缘,而使岩浆高温传递不出来,而永远的温度不丢失。

  保持着原始的高温。

  但是,冷却后岩石有裂缝,岩浆会沿着裂缝爬上来,爬出来,喷射出来,形成火山暴发。

  陆地上的水流过岩石裂缝时,被加温,产生压力,返回地面,而成为温泉。

  地球是固态和液态行星,太阳是气态星球哦(准确说法是等离子态),差异还是很大的。

  地球内部热,所以岩石啥的都变成岩浆。

  而且,地球内核温度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

  顺便提一下,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气态行星,你如果站在表面会掉进去。

  

地球的内部为什么是岩浆?难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阳?

  

地球的内部为什么是岩浆?难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阳?

  

地球的内部为什么是岩浆?难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阳?

  

地球的内部为什么是岩浆?难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五金工具_五金配件_五金建材_机械设备-森宝五金网 > 地球的内部为什么是岩浆?难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阳?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