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网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渤海国是唐代和辽代初期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的少数民族边疆政权,其主体民族为靺鞨族,同时也包含了部分高句丽,扶余,沃沮,濊貊等民族。渤海国的疆域范围包括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俄罗斯沿日本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被称为“海东盛国”。渤海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近些年被韩国大肆渲染,并称其是自己的祖先建立的国家。其实历史上的渤海国从文化政治和民族构成方面来说都跟现在的韩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政权。

  靺鞨族是我国古代活跃于东北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先秦时代称为肃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叫勿吉,到隋朝的时候才改称靺鞨。唐代初年分裂为十个部落,其中以黑水部落最为强大。分布在今天的黑龙江中下游和松花江流域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

  靺鞨各部一直都臣服于中原王朝。到隋末唐初天下大乱。靺鞨十部有的就臣服于突厥,有的则依附于高句丽。粟末靺鞨原本居住于粟末水流域(今松花江上游)。公元七世纪中期,唐朝消灭了高句丽,粟末靺鞨的首领投降唐朝,与部族被迁徙到今辽宁朝阳地区的营州。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反叛唐朝,攻陷营州城。与靺鞨族首领乞四比羽率领部族东迁,在奥娄河(今牡丹江)筑城自守。武则天招降乞四比羽,但遭到拒绝。于是派军征讨,乞四比羽战败被杀。则率军打退了唐军,成为当地各部的首领。

  他不断攻打和吞并邻近部落,终于扩地二千里。所管辖的人口超过了十万户,并且建立了一支数万人的靺鞨军队,于是自称为震国王,向北方强大的突厥称臣。

  公元705年,唐中宗继位,派官员前往东北招降。表示愿意臣服大唐,并派儿子大门艺到长安做人质。建立的政权正式成为大唐王朝的藩属。

  开元元年,唐玄宗派遣大臣册封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将统治的地区作为大唐的忽汗州,加授为忽汗州都督。自此去靺鞨称号而改称渤海,因此,呼汗州都督府又被称为渤海都督府。

  渤海每年向唐朝进贡特产,唐朝则回赠大量的各种生活用品等。死后,其子大武艺经唐玄宗册封成为渤海继承人。之后的每一代继承人都必须得到唐王朝的认可和册封才能继位。安史之乱时期,大唐国力衰弱,但渤海仍然不断向唐朝进贡。这样的忠心和恭顺获得了唐朝皇帝的极大好感。因此,唐肃宗于宝应元年加封当时的渤海都督大钦茂为“渤海国国王”。渤海国之称从此为始。对以后的继承者们,唐朝也都封为“渤海国国王”“忽汗州都督”的头衔。

  有唐一代,渤海不断派遣王子到长安做人质,派遣官员向唐朝进贡前后达到130多次。渤海从唐朝学习了许多汉族人的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使自己迅速改变了原本随水草而居的落后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形成了城市和乡村。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并且渤海国通用汉文,在唐文华的熏陶下,文学也蓬勃发展起来。

  公元八世纪中叶,大钦茂迁都上京。(黑龙江宁安西南),渤海逐渐强大起来。到大仁秀统治时期,兼并了东北的虞娄,铁利,弗涅封靺鞨诸部。疆域北抵黑水靺鞨,东至大海,南抵尼江(今朝鲜龙兴江)与新罗为界。黑水靺鞨各部也纷纷臣服于渤海,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也十分恐惧渤海

  当时渤海国由于国力强大,文化上深受唐朝影响,遂有“海东盛国”之美称。

  渤海国的行政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完全仿照唐朝。为了统治这个辽阔的地区,大仁秀分全国为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以肃慎故地为上京及龙泉府,管辖龙州、湖州,勃州。府治龙洲城。(今黑龙江省临安西南的渤海镇)

  中京及显德府管辖铁州,汤州,卢州,显州,荣州,兴州。府治显州城。(今吉林省敦化敖东城)

  以濊貊故地为东京及龙原府。管辖庆州,盐州,穆州,贺州,府治庆州城。(今吉林省珲春西南)

  以沃沮故地为南京及南海府。管辖沃州,晴州,椒州。府治沃州城(今朝鲜咸镜北道之镜城。)

  以高句丽故地为西京及鸭绿府。管辖神州,桓州,丰州,正州。府治神州城。(今朝鲜慈江道鸭绿江东南岸)

  长岭府统辖瑕州,河州。府治瑕州。(今吉林省海龙西南山城镇)

  以扶余故地为扶余府,管辖扶州,仙州。府治扶州城。(今吉林省四平)

  鄚郆(mao ji)府管辖鄚州,高州。府治鄚州城。(今黑龙江省阿城)

  以虞娄故地为定理府,管辖定州,潘州。府治定州城。(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

  安边府管辖安州,琼州,府治安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奥尔加)

  以率宾故地为率宾府,管辖华州,益州,建州,府治华州。(今黑龙江省东宁市)

  以拂涅故地为东平府,管辖伊州,蒙州,沱州,黑州,比州,府治伊州城。(今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西北岸)

  以铁利故地为铁利府。管辖广州,汾州,蒲州,海州,义州,府治广州城。(今黑龙江省依兰西南)

  以越喜故地为怀远府。管辖达州,越州,怀州,纪州,富州,美州,福州,邪州,芝州。府治达州晨城。(今黑龙江省同江市)

  安远府管辖宁州,郿州,慕州,常州。府治宁州城。(今俄罗斯依曼河下游)

  郢州,铜州,涑州为独奏州,属于中央直辖。

  所有府州县的各级地方官吏均以王室成员和大姓贵族担任。国王之下的官员仿照唐朝设置的三省六部制,军事编制则使用唐朝的府兵制,建立了八卫,每卫设置大将军和将军一人负责统帅军队。

  渤海国建立之后大力向内地汉族学习。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渤海王多次派遣学生到长安太学学习。渤海地区通用汉字,使用的历法则是唐朝制定的《长庆宣明历》,音乐也是参照中原音乐加以改进的。

  渤海的官员和贵族子弟子弟用汉文做诗,其中,杨泰师和王孝廉的诗作深受李白、杜甫的影响,是当时著名的渤海诗人。

  公元834年秋,瀛洲司马张建章奉命前往渤海,受到渤海国王的热烈接待。由于一再挽留第二年才返回长安。他在上京期间同渤海上层人士互相唱和的诗稿和来往的书信,竟装满了他的行囊。可见,渤海通汉文化的人是很多的。

  唐诗人温庭钧在《送渤海王子归国》诗中写道:

  这不仅是一首对渤海王子文化素养的赞美诗,而且也是表明渤海与内地文化一致和亲密关系的生动写照。

  唐朝衰亡之际,渤海国也走向末路。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大唐王朝灭亡。唐朝的藩将领们纷纷割据称帝。而此时统治渤海国的第十五代国王大諲(yin)撰。正如大唐王朝一样,此时的渤海国也步入衰亡阶段。契丹族日益强大,其首领耶律阿保机时刻都在谋划吞并渤海。大諲撰继位后渤海与契丹战争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大諲撰则一直保持着对中原的藩属态度,先后向后梁和后唐朝贡。

  公元926年一月三日,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以“惟勃海世雠未雪,岂宜安驻"为号召,率大军亲征渤海。契丹军队势如破竹,渤海军惨败。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契丹军围困渤海都城忽汗城。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二月二十八日,渤海王諲撰出城投降。阿保机优礼相待,并将他放回都城。

  三月五日,渤海士兵杀死入城索要兵器的契丹使者,大諲撰传令全城抵抗契丹。阿保机大怒,攻破忽汗城,并骑马进入城中。大諲撰见大势已去,只得跪在耶律阿保机马前请罪。

  四月四日,耶律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忽汗城为天福城,让自己的儿子耶律倍统治东丹国。渤海末代国王大諲撰则被阿保机改名为“乌鲁古”,这是阿保机坐下战马的名字。阿保机用马名赐给大諲撰,羞辱了这位渤海国国王。之后把他的家族迁到了辽皇都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波罗城)附近。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渤海国从建立政权起,到926年被契丹灭亡,共存在了二百二十九年,传了十五代国王。

  渤海国作为我国一个存在了二百多年的少数民族边疆政权,其中发生的精彩故事是很多的。遗憾的是我国的史学界在很长一段时期并没有重视这个古国的历史,我国的历史剧中没有一部是反映渤海国的。这让韩国人找到了机会,他们拍摄了许多以渤海国为背景的影视剧,并极大的歪曲了历史。将渤海国和高句丽这些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说成是自己祖先建立的。并且大量的丑化中原政权,硬生生的把大唐的藩属渤海国的故事拍成了抗击唐朝入侵的韩国意淫神剧。正如网络吐槽的那样:“全宇宙都是韩国的,更何况一个渤海国呢?”希望我们国家也能拍摄出符合历史事实的渤海国影视剧,别让韩国棒子的神剧误导观众了。

  导读:渤海国,公元698年靺鞨族首领在我国东北建立的政权。渤海国从公元698年建立到公元926年被耶律阿保机灭亡,共

  唐朝六大都护府中安东都护府是用来管理大唐东北部少数民族区域。下设营州上都督府、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其中渤海都督府就是用于管理粟末靺鞨的军政机构。这也是后来受封渤海郡王和渤海国名的由来。

  作为唐朝的藩封国,长期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周边国家、部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与交往,从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故被当时的人们誉之为“海东盛国”。渤海国巅峰的疆域,南以浿江(今大同江)和泥河(今龙兴江)与新罗为界,北抵今三江平原一带,与北黑水靺鞨相接,东临日本海,西至今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接壤契丹。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契丹灭渤海国后,封皇太子耶律倍于渤海故地,因渤海在契丹东方,故名为东丹国。

  安东都护府下设的几个都督府要特别注意室韦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注意渤海都督府比较好理解:渤海国由靺鞨人建立,被契丹人灭亡。但是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帝国200余年后,又被靺鞨人的后代女真建立的大金帝国所灭(靺鞨到辽代称女真)。是不是很有历史的喜感?相当于女真和祖先先后建立了三个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的政权,并且一个比一个厉害。顺序是这样的渤海国---金国----后金国(大清)。

  再看另外一个室韦都督府: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崛起时间稍微晚于女真建立的金国。但是一旦狂暴崛起,就一路远古世纪的霸王龙东征西讨,很快吞下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且比女真人建立的大清更早的入主中原,面积远超大清的元帝国。从蒙古崛起摧枯拉朽般的灭亡金国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历百年征服西北蒙古割据势力,这两个民族已经跨越时空,相爱相杀了几百年。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从公元630年起的264年期间日本先后组织了19次遣唐使,其中有13次真正到达了唐朝。现在看来遣唐使对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战败后的日本并未排斥大唐文明,恰恰相反向大唐学习的风尚更加普遍:公元700年(日本文武天皇五年)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参与编纂的《大宝律令》完成并于次年(日本大宝元年)正式颁布。这部著名的法典计有律六卷、令十一卷。它的制定标志着日本封建制度的确立。

  大化改新是个逐步的过程:期间由于旧势力的反扑一度恢复过落后的部民制,大约经历半个多世纪后改革的纲领才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大宝律令》使改革成果以法律形式得以巩固。《大宝律令》实施以唐制为框架的政治体制:针对唐朝中央政府的三省六部制,日本把中书省冠名为中务省,部门首长称为中务卿,如果是皇室秦王担当则称中书王,但没设置相当于门下省的部门,没把敕书的立案和审议工作分开。

  日本的太政官则相当于尚书省,部门首长为太政大臣,下设左右大臣。隋唐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日本则设有负责国防治安的兵部省、负责司法刑讯的刑部省、负责工程建设的宫内省、负责官制人事的式部省、负责度支财务的民部省、负责教育礼仪的治部省、负责纠察官员的弹正台(对应中国的尚书省六部和御史台)。甚至就连日本文字的形成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遣唐留学生吉备真备回国后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创造了”片假名“。

  ”片假名“与空海和尚根据汉字草书偏旁创造的”平假名“一同构成日文字母,由此可见大唐文明对如今日本文字体系的影响。就在日本频频向大唐王朝遣使之时日本也在频繁接待来自渤海国的使者。公元727年渤海国组织了第一次遣日使,此后直到公元926年渤海国灭亡为止渤海国累计派出34次遣日使,在频率上甚至超过了日本遣唐使。日本遣唐使起于公元630年,终于公元894年,历时264年;相比之下渤海遣日使起于公元727年,终于公元926年,历时199年。

  在公元727年至公元894年这167年是日本遣唐使和渤海遣日使在时间上的重合期,不过相比同一时期的日本遣唐使而言:渤海遣日使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可就差得多了。那么渤海遣日使究竟因何而兴起呢?这还得从渤海国的建立说起。渤海国的开国之君出自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部。靺鞨族是肃慎后裔、满族祖先。所在的这支靺鞨部族因生活于粟末水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这一部族与当时的东北亚强国高句丽关系很深。

  靺鞨族分为七部,而这七部中与高句丽有关系的只有两个——即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5世纪后期粟末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水流域,与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史书谓其“每寇高丽”。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隋朝为安置他们就特地设置了辽西郡。到了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派兵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

  此后唐朝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的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就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今辽宁朝阳),而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698年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在营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

  营州是当时唐朝(武周)东北的中枢重镇。除了所属的靺鞨人以外当地还生活着高句丽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民族问题突出的营州极易发生动乱。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周,杀营州都督赵文翙(是为“营州之乱”)。事发后武周女皇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然而却被李尽忠击败。其后周军联合后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南北夹攻营州叛军,李尽忠战死。

  697年周军又联合奚人剿灭李尽忠残余势力孙万荣部。至此营州之乱平定,武则天改元“神功”以示庆贺。当时居住在营州的靺鞨人加入了反周行列,的父亲乞乞仲象还被李尽忠授予“大舍利”的官职。李尽忠失败后靺鞨人首领乞四比羽与乞乞仲象率营州靺鞨部众东奔辽东。武则天对他们采取招抚政策:分别封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为“许国公”和“震国公”,赦免他们参与叛乱的罪行。但乞四比羽明确表示拒绝接受。

  武则天命令契丹降将李楷固等追击斩杀了乞四比羽。此时乞乞仲象在逃亡中病故,代父而立,率所部继续东奔。武则天则派李楷固前往讨伐。697年(神功元年)九月周军追至天门岭,善于用兵的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大败周军,李楷固仅以身还。天门岭之战为率领的东奔队伍赢得喘息时间。698年(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与武周反目,攻入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中西部)。

  此时契丹与奚又依附于突厥,于是中原通往东北的交通道路被阻隔。审时度势的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又说在今吉林延吉东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龙西古城)建立政权,同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酋长)”,自创其姓大氏,自称“震国王”(一作振),是为渤海立国之始。从建国的过程来看:自营州东奔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其东奔队伍的构成则是以靺鞨人为主,高句丽人次之,并夹杂有少量的汉人、契丹人等。

  这些人就是渤海立国的基础。为了巩固震国政权,不但在建国之后便立即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南面的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故在数年之间就使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疆域南接新罗,北邻黑水靺鞨,西连契丹、突厥,所属人民囊括了了靺鞨、高句丽、汉、契丹、奚、突厥、室韦等民族,有户10余万,胜兵数万,地方5000(一说2000)里,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705年唐中宗复位后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接受招抚,向唐朝称臣,遣次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侍,留为宿卫。唐朝准备进一步册封,但“会契丹与突厥连岁寇边,使命不达”,故册封一事暂时搁置。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于公元713年(先天二年)遣郎将崔忻摄鸿胪寺卿前往震国拜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之地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后“渤海”遂成为其新国号。

  崔忻将其册封的事迹刻在都里镇(今辽宁旅顺)的一块石碑上,即“唐鸿胪井碑”,成为见证唐渤关系的重要物证。随着受到册封、成为唐朝辖下的羁縻政权,新生的渤海国的安全得到保障,唐朝也缓解了东北的压力。在位期间先后6次派儿子或臣僚入唐朝拜,中原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渤海,促进了渤海经济社会的发展。719年去世,“其国私谥曰高王”。唐玄宗追赠其为特进并遣使吊祭。

  死后其长子大武艺继位(是为渤海武王)。大武艺虽然也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但更注重自主性,不用唐朝年号而“私改年曰仁安”,同时“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大武艺即位后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征服了铁利、拂捏、越喜、虞娄等“东北诸夷”。特别是他对黑水靺鞨的战争更是触及唐朝的利益。黑水靺鞨自722年开始归顺唐朝,726年唐玄宗以其地设立黑水都督府。大武艺闻之认为黑水靺鞨私自通唐是要与唐夹攻自己。

  大武艺派弟弟大门艺与舅父任雅发兵征讨黑水靺鞨。大门艺因为怕得罪唐朝就反对出兵,但大武艺的一意孤行演变成了一场冲突,最后大门艺出走唐朝避难。此后围绕大门艺事件导致唐渤矛盾逐渐加深:727年大武艺派人东渡日本,试图结援日本以对抗唐朝、确保安全,此外亦与契丹结盟。完成准备后大武艺于732年水陆并进侵犯唐朝:水路由张文休率海盗直取登州,杀死刺史韦俊;陆路由大武艺亲率大军至马都山(今河北东部)一带屠戮百姓。

  唐朝将领乌承玼、盖福顺等奋力抗击渤海入侵,新罗、黑水靺鞨、室韦亦发兵助唐,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在此期间大武艺为打开局面,曾派人至洛阳行刺大门艺,但未能得逞。大武艺也意识到不能继续对抗唐朝,于是派大诚庆赴唐谢罪,唐玄宗下敕书予以赦免。其后大武艺撤兵并送还唐朝俘虏,唐朝亦对其进行赏赐,唐渤关系终于恢复。737年大武艺去世后谥号“武王”,其子大钦茂继位为渤海文王。

  大钦茂在位56年之久,期间渤海国势蒸蒸日上,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也进入了高峰阶段。大钦茂大兴文治,模仿唐朝典章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在地方设五京及府、州、县的建制,完善了渤海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大钦茂在位时渤海农耕经济发展,同时加强了与唐朝和日本的商业贸易,其间遣使入唐49次,出使日本12次。大钦茂在即位第二年就派人入唐抄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等典籍,其后又多次派子弟前往唐朝学习。

  大钦茂继续保持与唐朝的宗藩关系,在安史之乱期间未贸然卷入,而是采取迁都上京以防叛军侵入、加强与日本联系等措施。762年刚平定安史之乱的唐代宗便下诏升格渤海为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正一品检校太尉,作为对渤海的褒奖,使渤海的地位得到提高。同时大钦茂与日本亦往来频繁,不仅12次派使访日,而且日本也在758年首次派小野田守等人出使渤海。大钦茂虽对唐称臣,但对内使用自己的年号(大兴、宝历),甚至使用“皇上”、“圣人”等称呼。

  大武艺以来的自主政策因此得以继续维持下去。793年渤海文王大钦茂去世。其后20多年间渤海一度进入中衰时期:先后更换了废王大元艺、成王大华玙、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僖王大言义、简王大明忠等六代国王。其间屡有宫廷政变发生:废王大元艺即为国人废黜并杀死,大华玙、大元瑜、大明忠等亦可能因政变而即位或死亡。 818年之弟大野勃的玄孙大仁秀即位为渤海宣王。大仁秀以后渤海国势中兴且步入全盛时期。

  宣王大仁秀重在武功:他曾大破新罗,迫使新罗退至浿江(今大同江)筑长城三百里;同时向北征服其他靺鞨部落如拂涅、虞娄、越喜等部,并打败了素称强悍的黑水靺鞨,将兴凯湖、乌苏里江流域直至三江平原置于渤海国的控制之下,于其地设怀远府、安远府,故史书记载“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有功”。830年大仁秀去世后其孙大彝震继位。大彝震时期进一步营建上京宫阙,同时发展与唐朝和日本的经济文化关系。

  这一时期渤海与唐朝往来尤其频繁:大彝震不仅14次派使入唐朝贡,还派遣许多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唐朝也派张建章访问渤海,张建章受到大彝震的款待,回国后著有《渤海记》。张建章在《渤海记》中详细记录了渤海诸王谥号、年号、官制、地理、交通、物产、风俗等情况,成为研究渤海国的珍贵史料。虽然当今该书已亡佚,但宋朝欧阳修编的《书》内容多参照该书,使渤海的状况能较详细地被记载下来。

  大彝震于857年去世后又经历了大虔晃、大玄锡两代王。这一时期渤海国的文化日臻成熟,被高度评价为“海东盛国”。从渤海的建国史可以看出:渤海与唐朝的关系较为复杂——渤海受唐朝册封并一度被纳入唐朝的羁縻州府体系,然而另一方面渤海又具备一定的独立倾向,在之前的历史上也曾与唐朝爆发过战争。与此同时渤海与另一个邻国新罗的关系极为紧张:两国在领土、经济、政治等利益上均存在冲突,这使两国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公元732年之子大武艺入侵唐朝,新罗应唐朝要求进攻渤海南部。到了渤海国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时渤海与新罗再次爆发战争。到渤海末期又发生了和新罗在唐朝面前的“争长”事件:新罗文人崔致远作《谢不许北国居上表》,自居“槿花乡”,蔑称渤海为“楛矢国”。除了长期敌对的新罗之外渤海还必须面对周边的突厥、回纥、契丹、奚、黑水靺鞨等各路游牧渔猎部族的威胁。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渤海采取了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渤海试图通过与日本交好牵制敌对的新罗,同时也可以对周边的游牧渔猎民族形成一定的制衡作用。恰好这一时期日本和新罗的关系也很紧张: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曾是日本的朝贡国,然而新罗在唐朝的支持下灭亡百济、高句丽,从而统一了朝鲜半岛,顺带也把日本势力从半岛逐出。这时的日本有着浓厚的自大情结,尽管在白江口之战中被唐军重创而不得不心悦诚服向大唐遣使朝贺,然而始终自视为在东亚国际体系中是仅次于大唐王朝的第二号角色。

  日本也曾像渤海一样同新罗使节在唐朝面前争抢座位。既然渤海、日本都同新罗关系紧张,那么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实现联合也就不足为奇了。公元727年唐朝和位于渤海北部的黑水靺鞨部族取得了联系,这在渤海看来是一种无形的威胁,因为一旦将来与唐朝或黑水靺鞨任何一方关系失和都会导致自己陷于腹背受敌的处境,加之老对手新罗带来的战略压力就促使渤海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次遣日使。

  尽管日本与新罗的关系也很紧张,不过孤悬海外的地理环境使日本不会像渤海那样感受到强烈的战略压力,所以日本方面对渤海使节的态度是比较冷淡的。之后渤海王室内部爆发了冲突:渤海国王的弟弟是个亲唐派,他在渤海内部的权力斗争中逃亡到唐朝,渤海国王为报复唐朝收留自己的反对者就在732年9月袭击了山东登州。唐朝随即对渤海展开反击并请求新罗协助征讨渤海,新罗也应允发兵北境与渤海交火。

  渤海与唐朝、新罗的冲突催生了第二次遣日使的出行,这次日本方面的态度依然冷淡。此后于公元752年派出的第三次渤海遣日使同样受到冷遇。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得知消息的日本也许是以为叛乱将使唐朝一蹶不振,于是又开始动起向大陆扩张势力的念头。公元758年日本主动遣使渤海,同年渤海组织了第四次遣日使作为回访,次年渤海又派出第五次遣日使。第四次和第五次渤海遣日使在时间上极为紧凑。

  这两次访问期间日方一改对之前三次渤海遣日使的冷淡态度,双方甚至讨论了关于南北夹击新罗的计划。新罗方面也许并不知晓渤海与日本的具体计划,但也能猜出渤海如此频繁与日本接触其实就是针对自己,于是新罗方面迅速做出回应:762年5月新罗在大同江附近建了6座城,一时间战争呈现一触即发之势。这一时期渤海和日本的外交关系与它和新罗的紧张态势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渤海与新罗、唐朝的交战直接促使了渤海与日本的交往。

  寻求军事援助是这一时期渤海与日本外交的主要诉求。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正月与大唐恢复正常邦交的渤海国遣使朝贡,而渤海献给大唐朝廷的礼物竟是“日本国舞女一十一人”,这显然是在向唐朝显示渤海与日本联合的力量。然而随后不久渤海和日本的交往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渤海国派遣到日本的使节由先前的武官转变为文官,同时人数从原来的30余人增加到300人左右,甚至派遣到日本的渤海使臣都没带着基本的国书,这令日本方面很是不满。

  这一时期唐朝对渤海的册封从郡王升为国王,还赐予渤海王一个比新罗王更高的封号,渤海国内的汉化程度也日益加深。在这种形势下渤海与唐朝的双边关系逐渐缓和,到后来甚至变得密切起来。渤海与唐朝建立紧密关系后自然不好再与日本继续商讨征伐作为唐朝外臣的新罗的计划,同时渤海的基本国策开始由外向扩张型转为以内政治理为主,在这种形势下渤海与老对手新罗之间的贸易关系也日渐密切起来。

  这一时期渤海同日本的外交关系也逐渐由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文化目的为主。渤海与日本的外交关系转型也带动了两国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经济上渤海向日本输出大虫皮(虎皮)、熊皮、豹皮、人参、蜜等土特产,从日本输入彩帛、绫、绵、罗、丝等丝织品。文化上两国使臣酬唱诗歌,互相输入音乐舞蹈,在汉字文化圈的交流史上书写了灿烂的一页。渤海不仅直接与日本交流,还扮演着唐日交流的中介角色。

  渤海国协助日本遣唐使入唐和归国、援助日本留学僧和留学生入唐和归国、转达旅唐日本人的书信和物品、传递唐朝的情报。此外渤海国还将唐朝《长庆宣明历》和梵文《尊圣咒》等文物传到日本。《书·渤海传》中记载着渤海与日本之间的航路:起点渤海王都忽汗城(前期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后期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经由渤海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古城”),转行渤海盐州(俗称毛口崴,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属哈桑区“克拉斯基诺-Краскино古城”)。

  至此完成陆路行程。接下来的海路从盐州泛舟东渡,抵日本西海岸本州能登、加贺或北九州筑紫诸地。或分别以加贺和筑紫为目的地,记为两条航线。位于日本北部的敦贺津由此发展成为与作为遣唐使出发地的博多港并列的重要港口。其实最早开辟此海路的先驱是沃沮人、高句丽人:早在三世纪时生活在日本海西岸的沃沮人就漂洋过海在日本本土留下足迹。其后五至六世纪高句丽人也多次在佐渡登岸。

  渤海人继承东北先民几个世纪的航海经验和成果,从而书写了日本道更加壮阔的一页。不过渤海与日本的关系中也有不和谐的因素: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两国关系的不对等。渤海将对日关系视为对等外交,在重视程度上次于对唐朝贡关系:渤海入唐使节多为王族成员、而遣日使节则鲜有王族。渤海与日本建交的国书中也有“通使聘邻”、“永敦邻好”等描述平等睦邻关系的语句。然而当时日本在学习了唐朝的制度文化后“小中华思想”极度膨胀。

  当时的日本自认为在东亚国际体系中扮演着仅次于唐朝的角色,在渤海、新罗等国面前以“中国”自居,因此日本方面是将渤海来使视为朝贡使节的。从公元753年开始日本就要求渤海用藩臣之礼觐见,771年又发生了日本以渤海国书“违例无礼”而拒绝接受的事件,此后在两国交往过程中又屡次发生日本以渤海国书“无礼”、“违例”、“不逊”或使团携带商旅为由而退还国书乃至拒绝渤海使臣入京之事。渤海方面则始终坚持两国关系为自主平等的邦交关系。

  这样的争执一直持续到公元926年渤海被契丹所灭。契丹征服渤海后将其改为“东丹国”(意为东契丹),契丹太子耶律倍成为东丹国君主。东丹作为契丹的属国每年向辽国贡纳细布五万匹、粗布十万匹、马一千匹。东丹国设有四个宰相:契丹与渤海人各有二个,东丹君主在臣服于契丹的前提下有权自行任命百官。公元930年东丹国仿渤海国旧例向日本遣使,日本方面拒绝与其建立邦交,至此日本列岛与大陆的政治联系完全断绝,日本海航路也因此衰落,直到11世纪后期才逐渐复兴。

  你问的是商周时孤竹国?其地今日辽宁营口至山海关地区!

  靺鞨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一个古老民族。先秦时称肃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分成若干部落,有名的有白山、黑水、粟末等部,以黑水部最大。

  唐初即遣使向唐朝贡,唐玄宗开元十年(772年),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到长安,玄宗封他为勃利州刺史,不久在其地设置了黑水都督府。

  粟末部居地最南,与汉地接壤,文化较其他部落高。698年,首领建立政权,称震国王,从旧国为都城。713年唐玄宗封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719年,死,子大武艺立,这就是武王。

  武王时向周围发展势为,此后渤海南与新罗以泥河(朝鲜龙兴江)为界,东至日本海,西达契丹,辖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渤海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和唐朝发生密切的联系。渤海的使节不断到唐朝来,渤海的王要受唐的册封。渤海的官制完全模仿唐朝。渤海政权的建立,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东北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都有推动作用。

  渤海国(698年-926年)“渤海国”名来自于唐朝所赐的“渤海郡王”封号。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初称“震国”。七年后(公元705年)归附于唐王朝,十五年后(公元713年)被册封为“渤海国”,由于谐音也成为北邵国,与南面的南昭国相呼应。公元926年(辽太祖天显元年)被契丹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靺鞨历史上最早出现在北齐,包括十余个部落,粟末部落分布在最南部,靠近内地和高丽,所以发展非常迅速,隋朝建立后,粟末臣服于隋朝,从政治上确立了从属关系,隋帝杨广在位时一起攻打过高丽,立有战功。唐朝建立后,在粟末靺鞨居住的地方设立了燕州,首领被封为燕州总管。696年,契丹发生饥荒,契丹向营州都督请求给与救济,但都督非但不就还凌辱契丹首领,引起了契丹人的强烈不满,6月16人契丹人在营州叛乱,杀死都督,没几天队伍发展道路数万人,武则天派兵讨伐,唐军大败,不过最终被杨玄基平定叛乱。契丹人的反叛削弱了唐王朝东北的通知,给靺鞨族创立地方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698年创立的自己的王朝,国号震,自立为震国王,建国后,唐朝一直忙于东突厥,无暇顾及震国的建国活动,使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发展。705年唐朝与东突厥关系缓解,唐中宗派使臣前往震国招抚,欣然接受,双方达成和解。706年东突厥再次范进,唐朝损失惨重。713年唐朝又派使臣册封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受册封后,去掉靺鞨,称为渤海,忽汗州都督府也称为渤海都督府

  渤海国名字来源于唐玄宗皇帝时期赐给时任渤海国国王的封号“渤海郡王”而来,但在此之前,渤海国已建立了近十五年的时间。

  在唐朝建立时,东北亚一带活跃着一支非常强大少数民族-靺鞨,后来分为好几支比较大的部族。其中在今天黑龙江流域附近生活的靺鞨人称为黑水靺鞨,而在今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生活的靺鞨人称为粟末靺鞨。

  靺鞨族历史悠久,在北魏时就已经和同是中国东北地区强国的高句丽连年征战。

  夫余国衰落后,粟末靺鞨开始南下,而高句丽也在积极北进,他们的目的都是填补夫余国灭亡后的权利真空。因此粟末靺鞨和高句丽瓜分了夫余国故地。这段时期,粟末靺鞨在和高句丽的争雄中渐渐处于不利的地位。

  隋末唐初时,与高句丽斗争处于下峰的一部分粟末靺鞨部族因不愿臣服于高句丽,迁到辽西柳城一带,而未迁走的粟末靺鞨居民则被高句丽征服。成为高句丽对外作战的附庸军。

  随后太宗高宗两朝不断对高句丽用兵,两边的粟末靺鞨均有参与,在战场上也互相杀伐。随着唐朝对高句丽军事行动的不断胜利,助唐作战的粟末靺鞨获得了大量俘虏,同时也不断受到唐朝赏赐。高句丽快亡国时,粟末靺鞨的实力已经为东北其他少数民族所忌惮。

  武则天当政时期,契丹反叛,唐多次派重兵压境,均被契丹击溃。为粟末靺鞨脱离唐朝统治者的控制创造了条件。不久后后突厥崛起,不断入寇唐在东北的边州,契丹和奚也依附于后突厥,给唐朝造成麻烦。此时东北与中原的道路被隔断,粟末靺鞨的首领抓住机会,于公元698年立国称王。

  公元十世纪,契丹崛起,而此时的渤海国已陷入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契丹趁机大肆进攻渤海国,不断掠夺渤海国领地。

  公元925年冬季,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第二年春季,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府陷落,渤海国灭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五金工具_五金配件_五金建材_机械设备-五金网 >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