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网

什么是肺炎?

  

什么是肺炎?

  

什么是肺炎?

  

什么是肺炎?

  

什么是肺炎?

  广义上讲,肺部的所有炎症反应都属于肺炎的范畴,这一炎症反应可以是细菌性的,也可以是其他一切原因引起的,但我们通常所说的肺炎的含义已基本约定俗成为细菌性肺炎,甚至患者被病毒和真菌感染出现肺炎时,都会在肺炎之前特别加上细菌性或者真菌性这样的字眼,称为病毒性肺炎或者真菌性肺炎。还有一些被称为肺炎的疾病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感染的特征性,比如间质性肺炎,其发病的机制很少有感染的成分,而是和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从字面上讲,肺炎具体的含义分两部分,首先是肺,肺脏本身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脏器的特征,它和直肠是身体里和外界相通的唯二的腹腔脏器,但直肠内部有大量的益生菌存在,这些细菌在寄生的同时可以对抗其他细菌的侵入,而肺则是必须保持无菌的状态,所以很少有人生直肠炎,而肺炎的患者则比比皆是,另外一部分含义则是在炎字上,所谓的“炎”是指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免疫反应的过程,其主要的参与细胞,特别是细菌性炎症时,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时以淋巴细胞为主,这些细胞会聚集在感染的局部,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以及其他的杀菌物质,造成以红肿热痛为特征的炎症灶,炎症灶中各种物质和细胞共同作用将细菌等病原体和受细菌损害的局部组织细胞一起杀灭和清理出体外,在肺,清理出体外的物质表现为痰液,而这样的痰液必须通过咳嗽反射清除出来,所以在炎症早期痰液较多的时候,治疗不应以止咳为主,而应以排痰为主。

  肺炎不但会在肺局部形成炎症灶,还会引起全身反应,这些炎症反应是由于炎症局部的血管吸了炎症灶里的毒素和炎症因子造成的,全身炎症反应的目的是为了激活身体的免疫力,增强细胞的免疫活性,比如炎症反应的重要方面——发热反应,轻度的体温升高可以激活免疫细胞中的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增强免疫反应的效率,但是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是,发热反过来会损伤身体,这时候必须要进行退热治疗。

  肺炎的治疗,特别是细菌性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抗感染为主,但抗感染药物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抑制细菌生长,根治细菌归根结底需要身体的免疫力配合,我们常见到临床上一些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力低下,各种杂菌丛生,这些杂菌对各种抗生素都耐药,治疗效果很差,没有免疫力,人泡在药缸里也好不了。

  总结一下,肺炎是细菌入侵肺部引起的各种免疫细胞引导产生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主要目的是清除细菌和受损的细胞,形式以咳痰为主,咳嗽排除痰液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免疫力是对抗肺炎的主要力量,抗生素大部分只起到抑制病原体生长的作用。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肺炎按照感染的部位和范围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照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另外还有支原体肺炎、立克次体肺炎及衣原体肺炎等。其中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是最常见的。

  肺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层的人身上,但年幼和年老、免疫系统比较差或者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比较容易发病。缺乏免疫力时病原体进入呼吸道、肺部毛细血管充血水肿,以及纤维蛋白的渗出和细胞的浸润,就发生了肺炎,严重时可以致命。

  那么,肺炎有什么表现,如何判断是肺炎呢?

  1.发热 是感染的一般症状,严重时寒战、高热,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

  2.咳嗽、咳痰 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 涉及胸膜时常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 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出现发绀、胸痛、呼吸困难。

  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肺炎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神经系统改变。

  怎样预防肺炎?对于老人,要注意保暖,多进行身体锻炼,多晒太阳,增强抵抗力。

  对于小孩,要当心有害细菌进入宝宝的身体,措施的第一步就是勤洗手、戒掉吃手的习惯;二是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与细菌接触的机会;三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四是多补钙,加强身体锻炼,以提高抵抗力。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梗阻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病,肺梗塞,肺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肺炎是指肺实质(呼吸单位)的炎症,由感染、理化刺激和免疫损伤的导致,以感染最常见,一般情况下也就是感染性的。肺炎在影像学上可以看到至少一处的浸润性阴影,可以区别与气道感染。另外,感染原引起的肺炎和下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后者还包括了气道等部位的感染(比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等),他们在病原体分布、临床表现和治疗上还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肺炎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一、根据解剖学或影像学可分:1、大叶性肺炎,2、小叶性肺炎,3、间质性肺炎。

  二、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肺炎,不过因时间界定并不是很明确,临床上应用较少。

  三、根据病原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后两者严格上不属于细菌,但某些特征类似与细菌,称之为非典型病原体)。

  2、病毒性肺炎,主要有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随着病毒检测技术的飞快发展与应用,病毒在肺炎中的地位逐渐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今年2月份看哭多少人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的“岳父”,就是因为病毒性肺炎。

  3、真菌性肺炎,也叫肺真菌病,是我国很少的地方性致病性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和毛霉。真菌性肺炎大多为继发性的,但有时也发生于无危险因素的健康人。

  4、寄生虫性肺炎,阿米巴原虫、弓形体、肺吸虫和棘球绦虫、血吸虫等都可以引起或主要引起肺部感染。

  四、临床上用得最多的则是根据发病场所分,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健康护理相关肺炎(HCAP)。因为根据病原学诊断虽然是一种理想的分类,但到目前为止肺炎的病原学诊断还有很多技术及操作上的困难,而在同一种环境中所发生的肺炎,其病原学分布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共性,对临床处理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帮助。因为研究表明,30分钟内给予首次经验型抗菌药物治疗比较4小时治疗患者的预后提高了20%之多,提示着抗菌治疗是越早预后越好。所以医生在诊断肺炎后,会先区分是社区获得性还是医院获得性,并在安排合理病原学检查及标本采样后,第一时间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特点等情况分析最有可能的病原并评估耐药风险,从而实施初始的经验性抗菌治疗。是门诊还是住院,是普通病房还是ICU(重症监护室),是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还是静脉给替考拉宁。

  前面我们提到《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看过的朋友都还记得“岳父”因开窗通风后得的流感到最后的人财两空。大家不禁担心这着病毒性肺炎或者是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吧?!我国青壮年26-45岁的发病率为9.2%,而小于5岁的小朋友及大于65岁的老年人则更高,分别为37.3%、28.7%;平均死亡率为17.46/10万。好可怕的数字!

  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肺炎,治疗上我们都应该充分的相信医生。但在患肺炎前,我们可以做好预防工作。

  戒烟、避免酗酒、保证营养充足、保持口腔健康都有助于肺炎的发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或用纸巾、衣物遮挡口鼻则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播散,所以也尽量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在流感季节。另外,预防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也可以减少特定人群罹患肺炎的风险。我国已经上市的有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V23)和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

  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谢谢悟空邀请。

  肺炎:在老百姓的理解中就是肺发炎了。肺炎有很多的种类,引起肺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下面小克就为大家说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说一下肺炎的概念:正常的呼吸道,在支气管隆凸下是无菌的,但是一些因素可以损伤这些防御功能和人体免疫力,使得病原菌到达下呼吸道,并且繁殖,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热、心悸、气促等,气体的交换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肺炎治愈后一般不留瘢痕,肺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结构和功能。

  从病因学的分类中肺炎可以分为以下:

  1.细菌性肺炎:由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

  2.病毒性肺炎: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引起。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4.真菌性肺炎:如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曲菌等。

  在上述的病因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约占肺炎的80%,而在细菌性肺炎中,90%的都是由于肺炎球菌引起,在非细菌感染中,病毒性,支原体肺炎也很常见,约占成人肺炎的20%。

  解剖学分类:

  1.大叶性肺炎:也被叫做肺泡性肺炎,主要是病原菌先在肺泡内引起炎症,并且向其他的肺泡蔓延,最后导致肺段的一部分或者是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致病菌大多为肺炎球菌,结核菌。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白杆菌所导致的肺炎大多为坏死性的改变,容易形成空洞。

  2.小叶性肺炎:也被叫做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通过支气管侵袭入肺内,引起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此病大多继发于其他的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大多由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腺病毒、流感病毒引起。

  3.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的炎症为主,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大多并发在小儿麻疹和成人慢性支气管炎。由于病变在肺间质,所以呼吸道的症状较轻,异常体征也不多,多由X线,CT诊断。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因为肺炎是一个很广义的词,所以有些说的不是很细,还请各位谅解,如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一提“肺炎”两字,家长是否莫名的害怕?肺炎是婴儿期常见的小儿疾病,排在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严重威胁着宝宝的健康。

  如此“恐怖”的肺炎是怎么一回事呢?肺炎是指因不同病原体或者是其他因素(如羊水吸入、油脂或者是过敏反应)等等原因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一般为高热)、咳嗽、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听诊时可见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不过早期不是很明显。症状严重的宝宝,可以出现循环、神经以及消化系统等功能障碍。要是延误治疗会并发脓胸、脓气胸、肺大泡以及败血症等(以上三者并发症多见于金葡菌肺炎)。

  肺炎按累及部位不同,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其中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以及真菌性肺炎等;按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肺炎(病程小于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为1-3个月)和慢性肺炎(病程大于3个月);按临床表现症状是否典型,可分为典型性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

  如宝宝患有肺炎,家长应加强护理,多让宝宝休息,且给宝宝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室温以18℃-22℃为宜,湿度为50℃-60℃为宜;如果有发高热、呼吸加快的宝宝应加强卧床休息,气喘的宝宝可以采取半卧位,有咳痰的宝宝,尤其是浓痰的宝宝,睡觉时应多变换体位;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主,忌生冷、辛辣食品,食欲不佳的宝宝可采取少量多餐;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体温与病情的发展,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精神不振、烦躁不安以及面色苍白等情况,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且家长应配合医生的治疗。(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肺炎,简单的理解即肺部炎症。以下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肺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肺炎是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湿罗音。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等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力衰竭,缺氧中毒性脑病及缺氧中毒性肠麻痹等。

  肺炎的分类:1、按病理分类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兼职性肺炎。2、按病因分类分为: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占首位其次为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所致)、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等)、真菌性肺炎(白色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等)。3、按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肺炎即病程小于1个月,迁延性肺炎:即病程1~3月,慢性肺炎:病程大于3月。4、那么怎么评估一个肺炎的轻重呢?轻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除呼吸系统出现呼吸衰竭外,其他系统也严重受累,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5、按发生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即患儿系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指患儿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入院大于48小时发生的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肺炎的种类很多,轻重不一,相对应的治疗也不同。以上是肺炎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ZXY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肺炎”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肺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肺炎年均患病人数约250万,年均死亡人数约12.5万,居各种死亡原因第五位。其中以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约占80%。肺炎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初起常伴鼻塞、头痛、恶寒等症,甚者可见呼吸喘促、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胸膺疼痛。本病发生多系感受风热病毒所引起,四季皆有而以冬春两季多发,属“急性外感热病”、“肺热病”、“风温”等病症范畴,有学者将“肺热病”与“风温病”合并,并将肺炎归属为“风温肺热病”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当责之于正气虚弱,外因为感受外邪。《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保命集·咳嗽论》:“咳为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因劳倦过度,或气候突变,寒温失调,起居不慎,人体卫外功能减弱,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肺失宣肃而发病。《儒门事亲》指出:“岂知六气皆能嗽,若谓咳止为寒邪,何以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咳嗽……若此之类,皆生于火与热也,岂可专于寒乎。”由于四时主气不同,人体感受的外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致病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表现为风寒、风热相合为病,但肺炎病因较多见的是感受风热、风温之邪,若外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可形成痰热壅肺之肺热实证,若失治误治可导致热陷心包、邪闭心神或正气暴脱之危重证候。

  一、风寒袭肺

  肺气壅塞不得宣通,故有咳嗽声重、胸痛气急、鼻塞流涕;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咳痰稀薄色白,并见寒热无汗、苔薄、脉浮或浮紧等风寒在表之症。

  二、风热犯肺

  肺居上焦,为五脏华盖,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而主卫表。风热之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外而邪正相争,则发热恶寒;内而肺失宣肃,则咳嗽气粗、鼻流黄涕;肺热内郁,炼液成痰,痰黏色黄,咯吐不爽,喉燥咽痛,汗出蒸蒸,苔薄黄,脉浮数。

  三、痰热壅肺

  病势不解,外邪由表入里,或寒郁化热,或邪热郁肺,或素体热盛,灼伤津液,炼液成痰,痰热壅肺,肺气不清,见咳嗽气促、咳痰色黄、高热不退、胸膈疼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

  四、热闭心神

  失治误治,或正不胜邪,毒热炽盛,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闭心神,则神昏谵语,或昏愦不知。

  五、阴竭阳脱

  如不及时救治,进一步发展则病势凶险,邪热闭阻于内,阳气不达;或邪热太盛,正气不支;或邪正剧争,正气溃败,骤然外脱,则阴津不能内守,阳气不能外固,阴阳不能维系,终成阴竭阳脱之危象。

  总之,本病属外感病,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病分虚、实两类,以实者居多。外邪内侵,邪郁于肺,化热、生痰、酿毒,三者互结于肺,发为本病。外邪入里化热,热灼津液,炼液为痰,痰热壅盛,或闭阻肺气,或热陷心包。治疗得当,邪去正复,可见热病恢复期阴虚内扰之低热、手足心热、口干舌燥之证候。若风温热邪,久羁不解,深入下焦,下竭肝肾,导致真阴欲竭,真阳不固之证。

  【发病机制及机理】

  正常人气管隆凸以下的呼吸道处于无菌状态,当病原体侵入人体,而呼吸道防御机能下降时,即可发生肺炎。病原体最常见的入侵途径是空气吸入,其他还可通过血行播散、临近感染部位蔓延及误吸等等。由于致病因素不同,肺炎的发病机制也各有特点。

  一、细菌性肺炎

  1.肺炎链球菌肺炎

  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寄居在口腔、鼻咽部的肺炎链球菌为一种正常菌群;当受寒、疲劳、醉酒或病毒感染后,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肺炎链球菌被大量吸入下呼吸道,并在肺泡内繁殖而导致肺炎。严重者可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2.葡萄球菌肺炎

  葡萄球菌有凝固酶阳性和阴性两种,前者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者称表皮葡萄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炎,也可经血行播散感染,毒素与酶是其主要致病物质,具有溶血、坏死、杀伤白细胞及致血管收缩的作用。金葡菌是化脓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3.克雷白杆菌肺炎

  克雷白杆菌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亦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常与吸入有关,口咽部、肠道、泌尿道是该细菌最主要的繁殖场所。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医务人员的手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严重疾病、创伤性检查、治疗和手术者易感。

  4.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存在于水及土壤中,多经空气传播,由呼吸道传染而产生炎症反应,进入血液循环则可以引起全身感染。中老年、慢性疾病、恶性肿瘤和接受免疫抑制剂者易患病。

  二、病毒性肺炎

  病毒感染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90%,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这些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可两种以上病毒同时感染,常继发细菌感染,可累及肺间质及肺泡,也可经血行播散感染。

  三、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由口、鼻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感染以儿童及青年人居多,传染性不强,平均潜伏期2~4周,流行表现为间歇性发病,流行可持续数月至1~2年,病原体通常潜伏在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肺实质。其致病性还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有关。

  四、衣原体肺炎

  肺炎衣原体的宿主是人,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物导致肺部感染。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者,常在聚集场所的人群中流行。

  五、真菌性肺炎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有些口腔寄生真菌可经呼吸道吸入引起肺部感染,如念珠菌、放线菌等。另外,颈部、膈下病灶中的真菌感染也可直接蔓延,或循着淋巴、血液系统到达肺部引起肺炎。

  六、非感染性肺炎

  1.放射性肺炎

  放射线可损伤肺组织,其炎症程度与接受的放射线剂量有关,严重者可发展为肺广泛纤维化,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吸入性肺炎

  主要为吸入胃内容物,由于胃酸的刺激,产生急性肺部炎症反应,肺组织损害程度与胃液中盐酸浓度、吸入量及分布范围有关。

  肺炎典型病理变化大致分为四期:早期为充血期,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期为红色肝变期,有较多的红细胞渗出,病变部位的肺组织色红而饱满;后期为灰色肝变期,有大量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积聚,病变部位的肺组织灰白而充实;最后炎症逐渐消散,肺泡内重新充气,进入消散期。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多无损坏,不留纤维瘢痕。极个别患者肺泡内纤维蛋白吸收不完全,甚至有成纤维细胞形成,形成机化性肺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初起多见感冒症状,如咽痛咽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当进一步发展为本病时可见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咳嗽咳痰、痰黄黏稠,或痰中带血丝、胸痛气促,甚者可见神昏谵语、昏聩不知等危重证候。

  2.体征

  (1)急性热病容:呼吸浅促,面颊绯红,皮肤灼热,部分有鼻翼煽动,口唇单纯疱疹。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或仅有少量湿啰音,或呼吸音减低及有胸膜摩擦音等。

  (2)典型的肺实变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并可出现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性啰音。重症患者有肠充气,上腹部压痛多与炎症累及膈胸膜有关。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可在24小时内血压骤降,多见于老年患者;可伴有败血症,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如累及胸膜时,可有颈抵抗及出现病理性反射。心率增快、肺底出现湿啰音,提示心功能不全。

  3.实验室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总数可达(20.0~3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多在80%以上,并有核左移或胞浆中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年老体弱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加或减低,但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仍增高。

  (2)痰液检查:痰直接涂片有大量白细胞和革兰阳性成对或短链状球菌,在细胞内者更有意义。痰培养在24~48小时可以确定病原体。

  (3)血培养:病情危重者最好争取在应用抗菌药物前作血培养,有利于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

  (4)X线检查:充血期仅见病变部位肺纹理增粗、增深。肺实变期呈大叶、肺段分布的密度均匀阴影。消散期实变阴影密度逐渐减低,变为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

  二、鉴别诊断

  1.肺结核

  急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肺结核有潮热、盗汗、消瘦、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X线可见病灶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经久不散,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若肺结核胸片见大片干酪样扩散表现,当与大叶性肺炎相鉴别,前者一般病灶密度较后者高,前者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而肺炎球菌肺炎经抗感染药物治疗后,体温能很快恢复正常,肺内炎症吸收较快。

  2.急性肺脓肿

  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随病程进展,以咳出大量脓臭痰为特征。X线可见脓腔及液平,不难鉴别。

  3.肺癌

  少数周围型肺癌的X线影像与肺炎相似,但肺癌通常无显著急性感染中毒症状,周围血中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则可确诊。当肺癌伴发阻塞性肺炎时,经抗生素治疗炎症虽可消退,但肿瘤阴影反而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肺不张。如某一部位反复发生炎症且不易消散,要警惕肺癌的发生。X线体层、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反复痰液脱落细胞检查等有辅助意义。

  4.肺栓塞症

  肺炎伴剧烈胸痛时,应与肺栓塞症相鉴别。肺血栓栓塞症常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咯血较多见,呼吸困难明显,甚则晕厥。相关的体征和X线影像有助诊断。

  另外,下叶肺炎可能出现腹部症状,应注意与急性胆囊炎、膈下脓肿、阑尾炎相鉴别。

  【辨证要点】

  一、辨咳的特点

  病势急而病程短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病势缓而病程长者,多为阴虚或阳虚。咳嗽伴咽痒咽痛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咳声重浊、痰黄黏稠者,多为痰热咳嗽;咳声轻微短促、痰带血丝,多为肺燥阴虚;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

  二、辨痰的特点

  包括痰的色、质、量、味等。咳而少痰的多属燥热、气火、阴虚;咳而痰多常属湿痰、虚寒;痰白清稀的多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多属热;痰白清稀或呈泡沫样的属虚、属寒;咳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咳痰腥臭,多为痰热;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互结成痈。

  【辨证施治】

  本病初起邪在肺卫,若为风热之邪引起,当治以辛凉解表、疏风泄热;若痰壅于肺,治以清热化痰、宣肺解毒;若热陷心包,合以清心开窍;若正气暴脱,当益气固脱;后期若邪热伤阴,则治以滋阴养液。

  1.风寒袭肺证

  证候:咳嗽声重,咽痒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鼻塞,鼻流清涕,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两方均能宣肺止咳化痰。前方用麻黄、杏仁、甘草,以宣肺散寒为主,用于咳嗽初期,风寒闭肺;后方用炙紫菀、百部润肺止咳,荆芥、桔梗、陈皮、白前、甘草疏风宣肺,化痰降气。以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若夹痰湿,咳而痰黏,胸闷,苔腻,加半夏、川朴、茯苓以燥湿化痰;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哑,气急似喘,痰黏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加生石膏、桑皮、黄芩以解表清里。

  2.风热犯肺证

  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减。

  本方药用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清热生津。若肺热内盛,身热较甚,恶风不显,口渴喜饮者,加黄芩、知母清肺泄热;热邪上壅,咽痛声嘎,加射干、山豆根、挂金灯、赤芍清热利咽;热伤肺津,咽燥口干,舌质红,加南沙参、天花粉、芦根清热生津。

  3.痰热壅肺证

  证候:咳嗽,咳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呼吸急促,高热不退,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清金化痰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前方用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象贝母、瓜蒌仁、橘红、桔梗、麦冬、茯苓、甘草清化痰热。后方以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化痰定喘,黄芩、黄连、山栀清肺泄热。如身热重,可加石膏辛寒清气;如喘甚痰多,黏稠色黄,可加葶苈子、海蛤壳、鱼腥草、冬瓜仁清热泻肺,化痰泄浊;胸痛甚者,加郁金、延胡索;咳痰带血者,加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腑气不通,痰涌,便秘,加瓜蒌仁、大黄通腑清热。

  4.热闭心神证

  证候:咳嗽气促,痰声辘辘,神昏谵语,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甚则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方以犀角、生地、玄参、麦冬清营凉血;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心清热解毒,除烦安神;丹参凉血活血。如见烦躁谵语,可加服紫雪丹,以加强清热息风之功;抽搐者,加钩藤、全蝎、地龙息风止痉;便秘者,加大黄。

  5.阴竭阳脱证

  证候: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厥冷,唇甲青紫,神志恍惚,舌淡青紫,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救逆。

  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或参附龙牡汤加减。

  阴竭者,生脉散加减,药用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浓煎频服;阳脱者,以人参、附子、干姜、煅龙骨、煅牡蛎回阳救逆。

  6.正虚邪恋证

  证候:干咳少痰,咳嗽声低,气短神疲,身热,手足心热,自汗或盗汗,心烦胸闷,口渴欲饮,虚烦不眠,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方以竹叶、石膏、麦冬、人参、炙甘草清热除烦,益气养阴;半夏、粳米润肺化痰,和胃安神。虚热内盛,可加玄参、生地、地骨皮;痰多咳甚,可加杏仁、桑白皮、瓜蒌皮。

  【其他治疗】

  一、中成药治疗

  1.蛇胆川贝液

  每次10ml,每日3次。用于肺热咳嗽咳痰者。

  2.金荞麦片

  每次5片,每日3次。用于肺热咳嗽咳痰者。

  3.痰热清注射液

  将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1~2次。用于痰热壅肺,咳嗽咳多者。

  4.醒脑静注射液

  将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1~2次。用于肺炎痰热壅肺,热入心包者。

  二、常用食疗方

  1.枇杷竹叶茶

  鲜枇杷叶、鲜竹叶、鲜芦根各18g。加水煎。本病初起代茶饮。功效:清肺解表,化痰止咳。

  2.白菜绿豆芽饮

  白菜根茎头1个,绿豆芽30g。白菜根茎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15分钟,去渣留汁即成。本病初起常代茶饮。功效:清热解毒,清暑利水。

  3.甘蔗马蹄饮

  红皮甘蔗一段,马蹄7个。甘蔗去皮,压成一杯蔗汁,再将马蹄洗净,压取汁,将两汁倒在杯中调匀即可代茶饮。可经常服用。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咳。

  4.石膏豆腐汤

  生石膏50g,豆腐200g。生石膏先入锅加水煎约1小时,加豆腐煮半小时,然后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功效:清热泻火,化痰止咳。

  5.银花粥

  取银花30g,粳米50g,白冰糖适量。银花水煎,去渣取浓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熬,待粥稠熟时,加白冰糖适量即可。本病初起可经常服用。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各种热毒初起病证。

  6.蒲公英粥

  新鲜蒲公英(连根)30g,粳米50g。将新鲜蒲公英洗净切细,煎取浓汁,去渣,然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熬,待粥稠熟时,即可服食,5~7天为一个疗程。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7.清炒丝瓜

  丝瓜250g,葱、姜、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丝瓜去皮,切成薄片或丝,备用。烧热锅后,放植物油,烧至九成热时,放葱入锅煸香,然后将丝瓜、姜、盐放入锅,翻炒至丝瓜熟时,加味精,再翻炒几下,起锅装盘。功效:清肺解毒。适用于高热头痛、咳黄脓痰、喘息胸痛等病证。

  8.南瓜清炖牛肉

  精牛肉250g,南瓜500g,葱、姜、盐、味精各少许。将牛肉洗净切块加葱姜,加水三大碗,清炖至八成熟;南瓜去皮切块,加入牛肉汤中同炖,至熟烂,加食盐、味精适量即可,每周服用2~3次。功效:化痰排脓,健脾利肺。

  9.鱼腥草煲猪肺

  新鲜鱼腥草60g,猪肺200g,食盐少量。猪肺洗净血沫,切成小块,再用手挤洗去泡沫,加清水适量入锅内,与鱼腥草一起煲汤。汤沸后,加食盐调味,饮汤食猪肺。功效:清肺解毒,化痰止咳。

  10.紫菜猪肺汤

  紫菜(干品)15g,猪肺200g,食盐少量。猪肺洗净血沫,切成小块,再用手挤洗去泡沫,将适量清水和洗净的紫菜放入锅内,待汤煮沸后,加入调味品即可服用。功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适用于咳嗽痰稠等病症。

  11.玫瑰杏仁豆腐

  南杏仁150g,琼脂5g,玫瑰糖水及冰糖适量。南杏仁用沸水浸泡,去衣洗净,磨成杏仁茸,加水适量调匀,用纱布袋滤去渣,留汁;琼脂用清水泡软。琼脂、清水入锅,煮溶化,加冰糖及杏仁汁,烧沸后装于小盘内,使其冷却凝结,然后用小刀划成菱形片,即为杏仁豆腐,再加玫瑰糖水,即可食用。功效:补肺润燥,化痰止咳。适用于肺虚咳嗽,干咳少痰等病症。

  12.百合枇杷藕羹

  百合30g,枇杷去核30g,鲜藕30g,淀粉、白糖适量。鲜藕洗净切片,与百合、枇杷肉一起入锅加水煮,将熟时加适量淀粉调匀成羹,加白糖少许,连服7~10天。功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

  13.糯米饭

  糯米100g,冰糖少许。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焖煮30~40分钟,淋上冰糖汁即可,连服5~7天。功效:益肺固表。适用于肺炎恢复期。

  14.银耳鸽蛋羹

  干银耳50g,鸽蛋20个,冰糖250g。将银耳用水发,除去蒂及杂质,撕成小朵,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久熬至烂,备用;将鸽蛋煮熟后,去壳,待用。最后将银耳烧开后,放入白冰糖,待溶化后,再放入鸽蛋,煮沸后,分2~3次服用。功效:益气养阴,润燥止咳。适用于肺炎康复后调理。

  15.燕窝冰糖炖雪梨

  燕窝3g,雪梨1只,冰糖10g。雪梨洗净去核,把发好洗净的燕窝及冰糖放入梨内,隔水炖熟服食。功效:清热生津,润肺化痰。适宜肺炎吸收后调理。

  三、内病外治法

  1.体针

  主穴可取鱼际、大椎、曲池、肺俞、膈俞,配穴取尺泽、内庭、列缺、合谷、足三里,直刺5~7分钟,捻转泻法,肺俞、膈俞各针向横突斜刺,进针1.5寸,捻转泻法,令针感向前胸放散,每日1次。高热者用针刺放血,取大椎、十宣。

  2.耳针

  可取肾上腺、肺、皮质下、膈、神门等穴为主穴,留针20~30分钟,或耳尖放血;咳嗽配支气管、交感;喘促者配内分泌、胸,每日1次。

  3.雾化吸入

  通过超声雾化器将中药药液和液体充分混合成雾化微粒,吸入肺内,以控制炎症和感染。常用药物有:双黄连注射液0.6~1.2g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日2次。鱼腥草注射液8ml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复方黄芩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日2次。

  4.拔罐

  取风门、肺俞、膏肓俞、肺部有湿啰音处,按拔火罐常规操作,每日治疗1次,用于肺炎病人恢复期病灶吸收不良者。

  5.药熨

  主要用于肺炎迁延期。三子养亲方:苏子、莱菔子各60g,白芥子30g。混合炒热,布包熨烫背部,用于痰实气喘者,须注意温度,切忌烫伤皮肤。

  6.灌肠

  尤其适用于中药口服困难者,可根据肺炎各期的辨证选用不同的方剂,水煎取汁灌肠,药温30℃左右,每日1~3次。

  【转归及预后】

  本病一般多能治愈,预后较好。倘若失治误治,风温热邪,久羁不解,深入下焦,下竭肝肾,将出现真阴欲竭,真阳不固之危象。老年病人,久病不愈或反复得病,肺肾亏虚,累及于心,痰浊、水饮、瘀血交结为患,出现胸部膨满、咳喘、心悸、面唇发绀、肢体浮肿,则演变为肺胀病。

  【预防与调护】

  本病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加肺及皮毛腠理御寒抗病能力。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不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戒除吸烟的不良习惯;外感咳嗽,如发热症状明显者,应适当休息。反复发病及老年患者,尤其要注意起居饮食的调护,劳逸结合。缓解期应坚持“扶正治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根治。怕冷、汗多、易患感冒者,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配合面部迎香穴按摩、足三里艾熏、保健操,以提高抗病能力。饮食调理宜清淡,如食新鲜牛奶、果汁等,不宜油腻过重;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梨、柑、枇杷、西瓜、萝卜、山药、百合等;忌烟酒及辛辣、过咸刺激品;忌食海腥食物,如虾、螃蟹等。

  【临证经验】

  一、发作期以清化痰热、顾护脾胃为先

  肺炎系感受风热、风温或风寒病邪而致,但主要以温热病邪为主,即使感受风寒之邪,也很快化热入里,热灼津液,炼液为痰,导致痰热内壅,邪气闭阻。大多数病者病从气分而解,病变向愈,“逆传心包”者甚为少见。初起以疏风清热为原则,常常施以银翘散、桑菊饮之类,若恶寒发热、关节酸楚、头痛症状较明显者,可结合荆防败毒散以加强疏风散寒之力。根据肺炎的发病规律,痰热阻肺是病变过程中的主要病机,所以这一阶段当以清化痰热为治疗,选方以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加减。表证未解,里热已盛者,可选麻杏石甘汤加减;壮热烦渴者,白虎汤是常用之剂;肺热痰多者,选用自拟方三草汤;顽痰不化者,选用自拟方三海汤。先生非常重视脾胃乃后天之本,仓廪之官,受纳水谷,化生精微,滋养五脏,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化,痰湿内阻,气机不利,肺失宣肃,气逆而咳,素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清热药物多苦寒,若用药不当,损伤脾胃,或平素脾胃虚寒者未加顾护,即使处方再切,也无法取效。湿阻脾胃又是导致病程迁延,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病在卫表,决不可轻施苦寒之剂。若热毒炽盛,高热不退,面红耳赤,烦躁不安,口干而苦者,苦寒药物虽可使用,但要慎用,必须注意病人的体质状况,脾胃虚寒者用量不宜过大、中病即止,或用甘寒、甘凉之品替代。正如张锡纯所云:“石膏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而苦寒之品,其性下泄,大剂投施,不利邪热向外透达,故连、柏、山栀多不相宜,即使蚤休、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亦不能猛浪投施。”所以,在治疗中要注重辛寒、苦寒、甘寒、甘凉之品的选择。若见湿阻脾胃,口苦苔腻者,常以二陈汤、平胃散健脾化痰、燥湿和中,与叶天士“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的观点如出一辙。方中经常苍术、白术同用,青皮、陈皮同用。白术偏于健脾化湿,苍术偏于燥湿健脾,白术柔而苍术刚;青皮破积导滞、疏泄肝气,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缓而青皮峻。两组相伍,补中有泄,泄中有补,补不助湿,燥不伤津。若再以吴茱萸相佐,更为有效。《本草纲目》记载:“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临床上对脾胃虚寒、痰涎壅盛者,每每用之。此外,还常以谷芽、麦芽、鸡内金、焦六曲等药护养胃气,助脾升清,运化水湿。治疗中时时体现顾护脾胃的细节。

  二、吸收期以调和营卫、行气活血为主

  肺炎的吸收期,虽无高热寒战、大量咳痰的症状,但病人常常会有或冷或热,汗出畏风、隐隐胸痛等表现。此乃邪热渐退,营卫不和,脉络闭阻所致。治疗当调和营卫,理气通络,常以桂枝汤合自拟方柴胡清肺饮、金铃子散加减。用杏仁、苏子之类宣肺肃肺,有利于胸络气机的调畅。另外,还常用丝瓜络、瓜蒌皮、郁金、香附等化痰通络、疏肝理气药。若病入血分,瘀血、痰热互结,会影响炎灶的吸收,此时当治以行气活血法,在辨证基础上常选用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参三七、泽兰等药物,促使炎症消退,病灶吸收。倘若炎症吸收不良,病程迁延,呈慢性增生性改变,还会形成炎性假瘤。其组织学改变比较复杂,癌变者偶见,影像学无明显特征,确诊比较困难,且抗菌治疗无效,可通过胸部CT及支气管镜协助诊断。其中医病机为肺气郁闭,郁而化热,热灼津液,炼液成痰,痰凝气滞,脉络不畅,热伤肺络,血不循经,溢出脉外,成为离经之血,与痰热互结,而成团块。另外,本病也与脾运失调、气机不畅有关。正如《丹溪心法》所谓“百病多有兼痰者……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治疗以清肺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化痰、软坚散结相结合,标本同治。以黄芩、开金锁、天竺子、佛耳草、白花蛇舌草、龙葵清肺解毒;以桃仁、红花、赤芍、莪术活血化瘀;以陈皮、半夏、竹茹、茯苓健脾化痰;以石上柏、石见穿、海藻、昆布、牡蛎、海浮石、夏枯草软坚散结。同时根据辨证,酌情采用益气扶正法,促使炎性假瘤消散。

  三、恢复期以扶正固表、益气养阴为要

  肺炎多为温热病邪所致,热邪伤阴又耗气,气阴两伤是其发病过程中的病机之一。恢复期病人常常出现神疲乏力、自汗盗汗、身热口干等症状。阴阳互根互用,肺热病过程中,热甚伤阴,汗液外泄,阳气亦随之而出,最终造成气阴两伤的局面。清代医家喻嘉言指出:“病温之人,邪退而阴气犹存一线者,方可得生。”又大力推崇温病治疗保存阴津的学术思想,指出:“生津液即是补虚……如麦冬、生地黄、人参、梨汁之属,皆为治法。”他创制的清燥救肺汤就是这一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方中不仅有清热宣肺润燥、甘寒养阴生津之品,而且还有人参一味,他在方中注明人参能“生胃之津,养肺之气”,可见考虑之周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温病派医家都非常重视阴津的保护,著名医家叶天士“存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的经典理论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针对这一阶段气阴两虚、腠理不固的特点,常选用古方清肺散、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减,并创立了三参养肺汤,方中以太子参、玄参、沙参、黄芪益气养阴,海蛤壳、海藻、款冬、黄芩等清肺化痰。在热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后期阶段,应根据病人体质及邪正情况,时时注意扶正固表、益气养阴,并将这一思想渗透到食疗方中,以促进身体康复,减少肺炎复发。

  四、验方举要

  1.三草汤

  夏枯草、鱼腥草、鹿衔草。适用于肺炎发作期,肺热痰多者。

  2.三海汤

  海蛤壳、海浮石、海藻。适用于肺炎发作期,痰多黏稠者。

  3.雪花片

  六月雪、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适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者。

  4.鹿衔芩连汤

  黄芩、连翘、鹿衔草。适用于肺炎发病初期,风热犯肺者。

  5.三参养肺汤

  太子参、玄参、沙参、黄芪、海蛤壳、海藻、款冬、黄芩。适用于肺炎恢复期痰热久治不愈,兼有气阴两伤者。

  6.三桑肾气汤

  桑白皮、桑椹子、桑寄生等。适用于肺炎恢复期久咳不愈,兼有气阴两伤者。

  7.清肺败毒饮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六月雪、黄芩、银花、连翘、藿香、车前草等。本方用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毒炽盛、表寒里热、湿热郁阻型患者。方中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藿香祛风解表,散寒除湿;六月雪、黄芩、银花、连翘清肺解毒;车前草则可利水化湿。

  五、验医举例

  例1:唐某,男,53岁。

  初诊:2001年9月17日。

  主诉:发热、咳嗽一个月。

  病史:一个月来发热、咳嗽,胸片提示右中肺炎,已于外院进行抗菌治疗,胸片提示右中肺炎有所吸收,但发热、咳嗽依然,故来诊。刻下咳嗽,咳吐白色黏痰,乏力,怕冷,自汗,盗汗,潮热(每日下午体温37.5℃),口干,夜寐易惊,大便调。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小弦。

  辨证:痰热壅肺,营卫不和。

  治则:清肺化痰,调和营卫。

  处方:鹿衔草18g,地锦草12g,佛耳草12g,黄芩12g,柴胡9g,前胡9g,平地木30g,开金锁15g,六月雪9g,白茅根30g,芦根30g,川桂枝6g,白芍药18g,赤芍药18g,姜竹茹9g,淮小麦30g,炙甘草9g,炒酸枣仁9g。7帖

  二诊:2001年9月24日。

  服药三天后热退,晨起有黄脓鼻涕,稍咳,痰黄,盗汗减少。舌质红,苔薄白,脉小弦。检查:鼻腔黏膜、咽后壁有黄色分泌物。拟祛风平肝,清肺化痰。

  处方:荆芥9g,防风9g,柴胡9g,前胡9g,平地木30g,鹿衔草18g,地锦草12g,佛耳草12g,黄芩12g,开金锁15g,白茅根30g,芦根30g,桃仁9g,杏仁9g,藿香9g。14帖

  三诊:2001年10月8日。

  稍咳,咽痒,口干。舌质红,苔薄白,脉小弦。拟清肺平肝,化痰止咳,养阴润燥。

  处方:桑白皮9g,桑叶9g,桑椹子12g,桑寄生12g,平地木30g,功劳叶12g,青皮9g,陈皮9g,姜半夏9g,开金锁15g,白茅根30g,芦根30g,桃仁9g,杏仁9g,黄芩12g,款冬花9g,天门冬9g,麦门冬9g。14帖

  随访:两周后,患者咳嗽、咳痰均愈,偶有胸闷、口淡、乏力,继续健脾化湿以善其后。

  按:患者感受外邪,发热、咳嗽已经一月,症见发热、痰黄,且舌质红、苔薄黄、脉小弦,辨证属痰热壅肺,正气尚存。所谓“治嗽,盛者下之、久则补之、风则散之”。本案选用鹿衔草、地锦草、佛耳草、黄芩、开金锁等清肺化痰药物,配合桂枝、芍药调和营卫取效。另外,上呼吸道还包括鼻、咽、喉和气管,故先生十分重视鼻、咽对肺部疾病的影响,该患者有鼻炎史,鼻腔分泌物流至下呼吸道是导致肺炎不愈的原因之一。鼻、咽是肺之门户,处方中以藿香开窍,肺、鼻同治,体现了用药的整体观。

  例2:虞某,男,16岁。

  初诊:2002年7月4日。

  主诉:双下肢紫癜六月余,发热咳嗽两个月。

  病史:患者半年前双下肢出现紫癜,经骨髓穿刺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三个月前因饮食不洁及冷热不调而腹泻发热入某院治疗,随后出现肺部感染,给予各种抗感染治疗无效,又合并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又继发脓胸,出现呼吸衰竭、烦躁等症状,行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住院期间病情危重,反复高热39℃~40℃之间,多次病危通知,家属遂尝试中医治疗。曾延请民间中医会诊,用名贵药材犀牛角、羚羊角等治疗,热势一度减退,但不久又起。会诊时,该病人病情仍危重,胸片提示:两肺炎症无明显好转,左侧脓胸;胸腔积液培养:熏烟色曲菌,无敏感药物;痰培养:嗜麦芽单胞菌,绿脓杆菌;血常规:白细胞(1.5~2.0)×109/L;体温38℃左右;证候见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红口干,容易汗出,皮肤犹如虎皮,躯干遍布紫红条纹,能进食流质。

  舌脉:舌红质干,苔黄厚,脉细无力。

  辨证:肺热炽盛,气机不畅。

  治则:清肺化痰,疏肝解郁。

  处方:鹿衔草15g,黄芩12g,连翘12g,野菊花6g,野荞麦根15g,冬瓜仁9g,六月雪9g,石菖蒲9g,炙紫菀9g,前胡9g,柴胡9g,青皮9g,陈皮9g,平地木15g,功劳叶9g,川楝子9g。3帖

  随访:服药后来电话,患者烦躁减轻,医嘱继续服用三天。

  二诊:2002年7月10日。

  上方连服6帖,期间曾经发高热一天,旋即热退未起。刻下咳嗽痰多,容易汗出,夜寐欠安。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已经去除气管套管,停止呼吸机辅助通气。拟清肺化痰,平肝宁神。

  处方:鹿衔草15g,黄芩12g,连翘12g,地锦草12g,败酱草9g,野荞麦根15g,冬瓜仁9g,前胡9g,柴胡9g,葛根9g,川楝子9g,延胡索9g,平地木15g,白茅根30g,芦根30g,淮小麦30g,炙甘草9g,炒酸枣仁9g。7帖

  三诊:2002年7月17日。

  咳嗽减少,无痰,热平,夜寐欠安,仍有汗出现象,下肢稍肿。舌质红,苔薄黄,脉小滑。拟宁神平肝,清肺止咳,兼健脾利水。

  处方:淮小麦30g,炙甘草9g,炒酸枣仁9g,柴胡9g,前胡9g,平地木15g,功劳叶15g,青皮9g,陈皮9g,夏枯草12g、鹿衔草15g,黄芩12g,野荞麦根15g,赤小豆9g,猪苓12g,茯苓12g,生甘草9g。14帖

  四诊:2002年7月30日。

  精神转佳,全身肤色也趋正常,感觉下肢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数。拟前法出入。

  处方:淮小麦30g,炙甘草9g,炒酸枣仁9g,鹿衔草15g,黄芩12g,连翘12g,野荞麦根15g,平地木15g,赤小豆18g,猪苓12g,茯苓12g,薏苡仁18g,冬瓜仁9g,黄芪12g,防风9g,天门冬12g,麦门冬12g、沙参12g,玄参12g。14帖

  五诊:2002年8月13日。

  汗出减少,稍咳嗽,痰白,舌质淡红,脉小滑。拟前方出入。

  处方:柴胡9g,前胡9g,黄芩12g,连翘12g,佛耳草12g,六月雪9g,野荞麦根15g,白茅根30g,芦根30g,炙紫菀9g,猪苓12g,茯苓12g,薏苡仁18g,天门冬12g,麦门冬12g,黄芪15g,白术12g,防风9g。14帖

  六诊:2002年8月28日。

  下肢乏力,运动不利,稍有咳嗽,痰白,舌质红有津液,苔薄黄,脉细。拟补肺清热,通络和营。

  处方:黄芪15g,白术12g,防风9g,青皮9g,陈皮9g,姜半夏9g,炙紫菀9g,六月雪9g,野荞麦根15g,薏苡仁30g,佛耳草12g,白茅根30g,芦根30g,牛膝12g,杜仲9g,狗脊12g,天门冬12g,麦门冬12g。14帖

  七诊:2002年9月11日。

  稍有咳嗽,下肢不肿,行动便利。舌质红有津液,苔薄白,脉细滑。以益气固表为主。

  处方:黄芪15g,太子参12g,白术12g,防风9g,青皮9g,陈皮9g,炙紫菀9g,六月雪9g,野荞麦根15,牛膝12g,黄精12g,狗脊12g,薏苡仁18g,石菖蒲9g,广郁金9g。14帖

  八诊:2002年9月26日。

  停用激素近三个月,经治疗症情稳定。苔薄白,脉细滑。拟前方出入。

  处方:黄芪15g,太子参12g,白术12g,防风9g,黄精12g,杜仲9g,女贞子9g,鹿衔草15g,黄芩12g,野荞麦根15g,炙紫菀9g,赤小豆9g,薏苡仁18g,炙甘草9g。14帖

  随访:继续以补肺益肾法治疗,间歇服用调理两年,患者生长发育良好,血常规正常。偶有感冒,服药便愈,未有肺炎复发。

  按:本案就诊时病情危重,痰热蕴肺,肺失清肃,咳喘痰鸣,烦躁不安,面红口干,容易汗出,皮肤犹如虎皮,躯干遍布紫红条纹。所幸脾胃尚健,先拟清热救肺,用鹿衔草、黄芩、连翘、野菊花、野荞麦根、六月雪等药而无妨,但肺为娇脏,恶寒发热,苦寒虽效,不宜常服,恐伐生发之气。邪气渐去,自当补虚,益气养阴,健脾补肾,酌加清肺之品,祛除余邪,可谓清上而实下。前三诊中,分别以柴胡、平地木、川楝子、延胡索疏解郁闭之气,为肺气不展、清肃无权故也。

  【各家经验】

  一、赵绍琴诊治经验

  1.肺热壅盛型

  内热素盛,又感温邪,两热相合。症见高热,喘咳,气急,脉洪数弦急,舌质红绛,苔黄。此型以肺热为主,热邪郁闭,不得宣泄,是以咳喘不能平卧,治以宣肃清化。处方:苏叶6g,生石膏30g,知母10g,前胡6g,杏仁10g,芦根10g。水煎服,日三夜一服。

  2.表气闭遏型

  症见高热,形寒,气急,胸闷,面色青暗,脉浮滑,舌红,苔白腻。此型热郁因于表闭,治疗必先开其郁闭,用宣肺开郁法,俟其肺气开、表气解,自当气降而喘咳即平。处方:麻黄3g,生石膏15g,杏仁10g,前胡6g,芦根10g。水煎服,日三夜一服。

  3.痰湿内阻型

  素有痰湿内蕴,温邪外袭而发。症见发热,喘咳痰多,胸中满闷,舌胖苔白腻,滑润多液,脉沉软缓滑。用宣肺化湿法,以利气机之开合。处方:苏叶10g,苏梗10g,苏子各10g,麻黄3g,半夏10g,厚朴6g,杏仁10g,炙枇杷叶10g,冬瓜子10g。

  4.痰浊壅肺型

  症见喘咳痰鸣,痰多且稀,周身酸楚乏力,患者常以胸闷为苦是其特征,舌苔白滑垢腻,根部厚浊,脉象沉弦滑,按之有力。治以三子养亲汤,豁痰利气,止咳平喘。处方:苏子6g,莱菔子10g,白芥子6g,冬瓜子10g,皂角刺4g,前胡6g,浙贝母10g,半夏10g,甜葶苈6g。

  5.阴伤燥热型

  肺阴不足,燥热较甚,身热口干,干咳胸痛,痰黏难出,舌质红且干,脉细弦数。用泄热润肺法,泻白散加减。处方:苏叶6g、苏子6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麦冬10g,南沙参10g,杏仁10g,炙枇杷叶10g,清半夏 10g,黛蛤散(包)10g,瓜蒌仁20g,茅根30g,芦根30g。

  上述五型,临床多见,依法治之,多可获效。又有重者,或在小儿,可见神昏抽搐,此时宜详察其因。因于表闭者开其闭,因于热郁者泄其热,因于痰蒙者化其痰,未必皆需安宫、至宝,仍于各型证治中求之,但得肺气宣畅,热泄痰清,则自可神清气平。

  二、马莲湘诊治经验

  1.风寒闭肺型

  多属支气管肺炎的早期。症状为发热,无汗,咳嗽,气粗,恶寒不渴,咳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此型虽为风寒之邪侵袭肺卫引起,但寒邪迅即化热,用辛温解表已失时机,故临床上起手即用宣肺清热化痰法,药用豆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前胡、浙贝母、桔梗、瓜蒌皮、冬瓜仁、鲜芦根等。一般服药三剂后微汗出,热渐退,咳喘也好转,病情得以控制。

  2.风温闭肺型

  多系支气管肺炎。症见发热微汗,咳嗽气促,痰鸣鼻煽,舌质干,苔黄,脉滑数。小儿啼哭多无泪。治拟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药用麻黄、石膏、甘草、杏仁、鱼腥草、黄芩、金银花、连翘、天竺黄、葶苈子、大青叶为主,另加万氏牛黄清心丸1粒(研吞)。此期以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肺泄热为主。马氏在处方中掌握麻黄用量为石膏的十分之一,取小量麻黄(不会过汗伤津)开肺平喘之效,辛寒大于辛温,本方仍不失为辛凉之剂。万氏牛黄清心丸必须及早应用,不宜待热入心包后才用,早用可防止中毒性肺炎的危症发生。服后若见泄泻,不必急用止泻剂,此为肺热移于大肠,痰热泻下,对病有利无弊。

  3.痰热闭肺型

  多系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重症。起病急骤,高热烦躁,痰壅气喘不得平卧,鼻翼煽动,胸痛,大便多秘,脉滑数,舌苔黄腻。以清热解毒、泻肺平喘为主,处方以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天竺黄、大青叶、大黄、黄芩、莱菔子、金银花、连翘等,合牛黄清心丸、紫雪丹同用,取效迅速。此外,痰闭欲绝之危症,可用桔梗白散吹鼻开闭。曾治一乳儿重症肺炎,壮热面赤,目定呆视,痰鸣如锯,气喘欲绝,凌晨来诊,不能服药,急取成药桔梗白散用吹粉器吹鼻孔内两次后,吐出胶黏稠痰半碗,立即啼哭出声,喘逆即平,继服清热解毒化痰剂,两剂而愈。

  三、董建华诊治经验

  治疗温热病应重视宣畅气机,处方用药以轻灵活泼见长。

  1.宣通上焦,轻可去实

  所谓实,是指上焦气机为邪热壅闭而周行壅滞,失其清虚灵动之机,为无形之气机壅实。当予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轻灵平淡之方拨动气机,透泄无形之邪。切忌重药杂投,使无病之地反先遭克伐。拟定辛凉1号(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芦根、金银花、荆芥、牛蒡子)用治大叶性肺炎,证属卫分或卫气合并的24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疗效,平均降温时间为24天。

  2.辛开苦降,分消走泄

  温热之邪留连三焦气分,或夹湿邪,痰浊阻滞,气机升降不利则寒热起伏、胸脘痞闷。治当以辛开发于上,以苦泄热于下,上下分消,宣通三焦,祛除温热痰湿之邪。常用小陷胸汤加枳实汤。

  3.行气通腑,攻积导滞

  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通腑之法,旨在承其胃降之气,通其郁闭,调畅气机,冀顽邪蕴毒因势下泄,周身之气机自然流布,故无需拘于有无结粪。但也不得以“温病下不嫌早”之说而妄用下法。温病误下,初起可使表邪内陷,后期或为阴伤,或致暴脱。因此,攻下必须适其法时,得其法,合其量。不宜失下,也不可妄下,当察病之缓急,度邪之轻重,量人之虚实,慎重而为之。温病之下,灵活多变,临床中常用的有宣肺通腑的宣白承气汤、开胸通肠的陷胸承气汤、脏腑同治的白虎承气汤及导赤承气汤、攻补兼施的增液承气汤及新加黄龙汤等。

  董氏强调温热病应用寒凉不可寒遏冰伏,以防凝滞气机,郁闭邪气。主要体现在:苦寒必须适时,用之不可过早;清气不可寒滞,注意宣展气机;通腑攻下不可太过,以防徒伤胃气、胃阴;苦寒之剂稍佐温通,振奋阳气,鼓动气机,令寒药不致呆钝而奏捷效。

  四、张沛虬诊治经验

  1.发病期

  即邪在肺卫,以辛凉解表,宣肺化痰为主。方用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20g,荆芥10g,炒山栀10g,前胡10g,象贝母10g,杏仁10g,炒牛蒡子10g,薄荷(后下)5g,芦根30g。高热加大青叶30g,板蓝根30g。

  2.进展期

  出现气血两燔证。症见高热面赤,咳嗽气促,痰黄色或如铁锈,鼻翼煽动,胸痛较明显,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相当于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药用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30g,甘草5g,蚤休30g,大青叶30g,黄芩30g,败酱草30g,野荞麦根30g。病情严重时可每日煎服2剂,分4次服。

  3.恢复期

  即气阴两伤。症见气虚邪恋,身热起伏,咳而微喘,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药用沙参12g,麦冬12g,石斛12g,象贝12g,知母10g,杏仁10g,金银花15g,陈皮5g,枇杷叶15g。此外,正虚而引起的重症肺炎,除按分期分型进行治疗外,同时要重视扶正,人参白虎汤常用。

  五、沙星桓诊治经验

  本病证候符合《伤寒论》太阳病传递合并阳明病证的规律,自拟清气汤治疗大叶性肺炎。该方药用淡豆豉9g,连翘9g,生石膏30g,杏仁9g,金荞麦9g,甘草3g。该方以豆豉、连翘解表;石膏重在清气,用量至少30g,需打碎先煎,多次分服。本方使用时最应注意药味之配伍,尤其是透表药味。如初起邪热在卫气合并之际而略偏于卫分时,可在豆豉、荆芥、薄荷、桑叶、连翘中选用2~3味;若偏重在气分时,可相应加入金银花、竹叶、知母、黄芩之类。对症加减用药时,如咳甚者加桔梗、牛蒡子;痰稠如脓者加芦根、鱼腥草、薏苡仁;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藕节、桃仁等。关于石膏用量,沙氏认为若气分热盛,石膏用量可用至120g,24小时可进2~3剂,一般三天左右获效。

  六、刘仕昌诊治经验

  肺炎病理主要是由风热郁肺所致,多属风温范畴,故宣肺之品为整个病程所必用。自拟宣肺饮基本方加减治疗,组成有北杏仁、浙贝母、桔梗、前胡、枇杷叶、瓜蒌皮、鱼腥草等。根据发病四时季节气候特点,灵活加减治疗。春季发病,用药多加疏风透邪之品,宣肺饮加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蝉蜕等;夏季暑气炎炎,易夹湿邪,宣肺饮加青蒿、香薷、扁豆花、淡竹叶、鲜荷叶、生薏苡仁等清暑化湿之品;秋季燥金之令发病,宣肺饮加冬桑叶、紫菀、百部、玄参、款冬花、玉竹、花粉等润燥透邪之品;冬季易夹寒邪,宣肺饮加荆芥、防风、苏叶、白蒺藜、法半夏等。

  七、陈宪海诊治经验

  老年人肺炎的病机特点可归结为“毒”与“虚”。老年人体质虚弱且多有宿疾,宿疾之中又以喘病、肺胀为多。肺部宿疾缠绵不愈,不但影响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以致全身正气亏虚;而且影响气道局部抵御外邪的能力,使外邪更易入侵。他主张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解表、解毒、化痰及扶正等方法灵活辨治。老年人肺炎初起,邪在肺卫,多见风热表证,治宜辛散外邪、宣肺开闭为主,亦可见风寒表证、风温肺热证。老年人正气亏虚,感邪后正邪交争不剧,故发热不重。就临床症状来看,老年人肺炎卫分症状表现短暂,有的无明显卫分症状,以致临床上未使用辛凉解表法治疗,却见卫气同病或肺热壅盛之证,此亦与老年人正气亏虚、抗邪无力、邪毒内陷有关。由于老年人正气本虚,温邪传变迅速,易生伤阴耗气之变,故老年人肺炎初起使用辛凉解表法治疗时,应体现治未病思想,酌加清热解毒药,以控制病情传变,防止病情恶化。对于发病急骤,一开始即出现卫气同病者,更应表里双解,辛散通达于外,寒凉清解于内。治疗过程中还应考虑病人的基础状态,防止过用苦寒而影响宣肺开闭及损伤脾胃阳气。临床常用参苏饮加连翘、薄荷、蝉蜕、芦根等辛凉解表之品,既保持益气解表,又有辛凉解表之功,符合老年人肺炎初期的病理特点。若疾病发展到里热实证的明显阶段,则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老年人不宜过用苦寒,灵活配伍辛凉、甘寒、苦寒之品。辛凉药如鱼腥草、薄荷、牛蒡子、升麻等;甘寒药如生石膏、芦根、金银花等;苦寒药如知母、栀子、黄芩、黄连等临床应用较多。清热解毒同时,适当适度运用通腑药物,有助于使邪毒自下而去。化痰祛痰亦使邪有出路,有利于疾病恢复,陈师常用桔梗、竹沥、瓜蒌皮、海浮石、浙贝母等药。老年人肺炎后期,伤阴耗气的情况较为多见,益气养阴是此阶段的治疗之重,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天门冬、麦冬、五味子、石斛、生地、玄参、沙参等,恰当应用养阴法,有利于痰液的湿化及排出,且无滋腻生痰碍胃之弊。

  八、支楠诊治经验

  辨治老年人肺炎除运用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益气养阴治法外,还非常重视通达心脉的治疗。老年肺炎患者长期痰热互结,肺气壅塞,累及心脉,心脉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再加上患者年老体弱,多罹患多种慢性疾病,往往并发血瘀、痰饮停聚之证,故在治疗当中必须兼顾疏通、调畅心脉。临床常用麻黄、桑白皮、葶苈子、白芥子、苏子宣泄肺气,攻逐痰饮以通达心气,丹参、地龙、丹皮活血通脉。

  九、高洁诊治经验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肺部阴影难消、血冷凝集试验增高为主要特征,其病程长、容易反复。初期多为表邪未尽,肺失宣肃,气逆为咳,强调初期治疗必用宣透,以使邪有出路之机,肺复宣肃之职,气机升降出入有序,则咳嗽自止。病情发展至热退咳减、胸闷叹息乏力为主要症状时,多辨为肺脾气虚及肺胃阴虚,强调应用培土生金法,虚则补其母,以益气健脾化痰为主、清肺止咳为辅,胸闷重者少佐宽胸理气之品。常用桑白皮、紫菀、杏仁、前胡、浙贝母清肺止咳化痰;黄芩、鱼腥草、柴胡、生石膏清肺热,泻肺火;黄芪益气补虚,升阳固表,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促进炎症吸收。

  十、孟宪兰诊治经验

  小儿支原体肺炎宜从“肝风”论治,理由有三:①小儿肝常有余,外感引动肝风,木叩金鸣而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甚至阵发性痉挛性咳嗽。②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本病既有外感风邪,又有肝风内动,故肺部阴影、肺部听诊具有多变性。③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发现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许多患儿出现了哮喘样发作,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现代医学亦认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是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机制之一。常用僵蚕、蝉蜕、地龙、钩藤、夏枯草平肝祛风解痉。此外,支原体肺炎后期和大多数肺炎一样常存在瘀血阻滞,从支原体肺炎X线特征来看,肺间质病变占了相当比例,使用活血化瘀法可改善肺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常用桃仁、虎杖活血化瘀。

  【现代研究进展】

  一、病因病机

  根据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规律,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温热之邪有关。根据病人发病季节的不同,中医诊断为暑温、春温、冬温。有些病例并不具备温热病的特点,以证候归类,可将本病归入咳嗽、喘证的范畴。先生在对92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类型肺炎病人的主症、苔脉等进行调查分析后,将大叶性肺炎大致归为三类,即:咳嗽类;喘急、肺胀、马脾风类;温病类。周仲瑛等认为肺炎多属风温,治疗应分卫气营血,风温气分证是病机转化的重要阶段。陈如泉报道中医治疗肺炎62例,中医诊断为风温病者39例,占63%。姜良铎提出邪毒致热学说,认为毒是温病致热、致变、致急的因素,毒随邪入,热由毒生。董建华等认为本病病位在肺,病理机制为痰热瘀毒互阻,肺脏功能失常,其传变和辨证规律多遵循卫气营血,但重点在肺,把好气分关是成败的关键。肺炎病因大多因正气不足,风热之邪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内阻于肺,肺失宣肃,气机不畅,郁而化热,灼津成痰,闭阻气道,升降失常而出现发热、咳嗽、痰鸣、鼻翼煽动等证候。甚至热入营血,症见全身发斑、吐血、衄血;热陷心包而出现昏迷、惊厥。若病久迁延,伤津耗气,则形成正虚邪恋。故外感风热是基本病因,痰热阻肺是病变机制,治疗应以清肺化痰、宣肺降逆为主,前期着重治痰、热、瘀,后期则应清除余邪、培本固元、益气生津。

  二、治则治法

  1.清肺化痰法

  肺炎多由风温病毒所致,痰热壅肺、肺气郁闭是其主要病机,故清肺化痰是治疗。

  缪灿铭等用自拟清肺汤:苇茎25g,鱼腥草15g,黄芩10g,苡仁25g,冬瓜仁30g,桃仁10g,川贝10g,丹参15g,甘草5g。肺热盛者加栀子、桑白皮、葶苈子;痰热盛者加瓜蒌仁、天竺黄、海浮石、竹沥;血瘀甚者加红花、赤芍、田七;若病久耗气伤阴者加沙参、麦门冬,或合生脉散。治疗老年性肺炎109例,显效50例,有效4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9%。

  汪宗发等用复方清肺汤:金银花、大青叶、鱼腥草、生石膏(先煎)、茜草根(各)30g,黄芩、赤芍(各)15g,板蓝根、白茅根(各)100g,麻黄、桃仁(各)6g,杏仁、川贝、郁金、生大黄、生甘草(各)10g。治疗肺炎62例,治愈54例,占87.10%;显效3例,占4.84%;好转4例,占6.45%;无效1例,占1.61%;总有效率为98.39%。

  毛三宝用清肺宁汤:鱼腥草8g,黄芩5g,桃仁6g,杏仁6g,丹参6g,桑白皮6g,浙贝母6g,桔梗3g,地龙6g,车前子5g,生甘草3g。治疗小儿肺炎158例。发热者加生石膏15g;痰多者加天竺黄、姜半夏;便秘者加制大黄;便溏者加炒白术、茯苓。结果:治愈142例,占89.87%;好转12例,占7.59%;无效4例,占2.54%。

  2.清热通腑法

  肺与大肠相表里,外邪侵袭,升降失司,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清热通腑可使邪有出路,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

  诸惜勤等以清热通腑法(药用虎杖、鱼腥草、黛蛤散、桃仁、杏仁、葶苈子、桑白皮、大黄、甘草)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0例,结果全部痊愈,退热平均2.5日,喘止3日,啰音消失3.5日,6日后复查X线显示病变消失。

  3.活血化瘀法

  外邪闭肺,痰热内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热毒伤津,血行迟缓,血因热瘀,最终引起痰、热、瘀互结,故活血化瘀也是治疗方法之一。

  许国英等采用活血化瘀中药为主,辨证治疗合胞病毒肺炎104例。气滞血瘀者,用化瘀汤:黄芪15g,当归、赤芍、川芎、水蛭(各)9g,鸡血藤12g,牡丹皮、虻虫(各)6g。气滞血瘀,痰涎壅阻,咳痰甚者,用平喘2号:丹参、瓜蒌(各)12g,红花、桃仁(各)9g,胆南星、乳香(各)6g,没药、细辛(各)3g。气滞血瘀,毒热甚者,用解毒通瘀汤:黄芪12g,莪术、当归(各)10g,青黛、紫草、牡丹皮(各)9g,桃仁6g。气血凝滞,热甚者,用抗毒解热剂:大黄、芒硝、玄参、板蓝根(各)8g,甘草6g,并辅以西医支持疗法(吸氧、强心、脱水等)。结果:治愈103例,死亡1例。退热时间平均7.5天,啰音消失时间平均9.6天,平均15天出院。

  姚彤用宣肺化瘀汤:当归30g,桃仁、川芎、赤芍、地龙、杏仁、瓜蒌皮(各)10g,车前子15g,红花、桔梗(各)5g。治疗脱屑性间质性肺炎41例。发热咽痛加银花、连翘、野菊花;胸痛加炙螟蚁;有黄痰或痰中带血加黄芩、鱼腥草、白茅根;痰少不易咳出、口干舌燥、舌红少苔,加南北沙参、麦门冬、玄参;便秘去车前子加生大黄。结果:痊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80%。

  4.扶正祛邪法

  正气虚弱是发病根本,病久又会伤津耗气,所以扶正祛邪法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刘传珍等针对小儿病毒性肺炎免疫力低下、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采用清肺扶正祛瘀汤(桑白皮、黄芩、天花粉、黄芪、沙参、丹参、桃仁)随症加减,每日1剂。结果:扶正化瘀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病毒唑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

  彭兆麟等以养阴清热立法,药用玄参、黄芩、川贝(各)7g,生地黄10g,桔梗、甘草(各)5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与西药组比较,两组退热天数无明显差异,但中药组肺部啰音消失天数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

  三、专病专方

  (1)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6~12g,葛根20g,羌活3~9g,前胡9g,浙贝母9g,黄芩9~12g,鱼腥草9g,桔梗3~9g,生石膏15~20g,杏仁3~10g,大青15g,生甘草6g,芦根20g,葶苈子3~9g,大枣3枚。体温降至正常后,原方去柴胡、羌活、生石膏,酌情加清半夏、瓜蒌壳、款冬花续服。对照组每天给予氢化考的松4~8mg/kg加入液体中静滴,治疗小儿肺炎高热60例。结果:显效51例,有效9例,显效率85%;对照组40例,显效25例,有效15例,显效率62.5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能保持大便通畅,且消除烦渴、痰喘、咳嗽等症较对照组迅速。

  (2)蒿芩清胆汤加减:青蒿6g,淡竹叶6g,茯苓10g,黄芩15g,陈皮3g,甘草2g,荷叶6g,黄连3g,熟半夏6g,生枳壳6g,滑石30g,青黛(布包煎)3g,杏仁10g,桔梗10g。咳吐脓血者加鱼腥草10g,高热者加石膏30~50g。治疗用抗生素疗效不明显的咳嗽型肺炎51例,以青霉素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3)麻杏石甘合剂:麻黄12g,杏仁12g,生石膏24g,炙甘草12g,羚羊角3g,炒地龙12g,炒僵虫12g,川贝母12g,川朴10g,大枣5枚。每剂浓缩至200ml。治疗重型病毒性肺炎82例,痊愈78例,好转4例。

  (4)自拟桑杏汤:桑白皮30g,杏仁12g,桔梗12g,前胡12g,柴胡15g,黄芩15g,瓜蒌15g,浙贝母15g,炒三仙(各)10g,生甘草8g。高热苔黄腻者加石膏30g,蒲公英15g;咳黄痰者加鱼腥草15g;痰多色白有泡沫者去前胡、浙贝母,加紫菀、款冬(各)12g;大便干或多日未大便,或有肠道念珠菌感染者加大黄8g;舌红少苔痰黏者去前胡,加沙参、麦冬(各)15g;兼有外感者酌加解表之品。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医院内获得性肺炎11例,痊愈8例,好转3例。

  (5)加味麻杏石甘汤:麻黄1~6g,杏仁2~8g,生石膏3~18g,甘草1~2g,白芍10~20g,地龙3~8g,橘红3~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五金工具_五金配件_五金建材_机械设备-五金网 > 什么是肺炎?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