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网

1888年清政府就能够仿造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没有大量制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先说个笑话。

  大家知道三十节重机枪吗?

  这是美制M1917式重机枪的中国山寨。

  最初,有个美国跑单帮的军火贩子,带着M1917式重机枪找到直系军阀头子吴佩孚,推销这种重机枪。

  时间是1921年,民国已经建立10年了。

  吴佩孚看到M1917式重机枪以后,设法拖住了那个美国佬,随后找来汉阳兵工厂厂长。

  当时汉阳兵工厂,是全中国最优秀的枪械制造工厂。

  吴佩孚问,你们看看这挺机枪, 能不能仿制出来。

  厂长仔细研究了一番,说可以仿制。

  于是吴佩孚就以走私军火的罪名,将这个倒霉的美国军火商软禁起来。

  这边,汉阳兵工厂把M1917式重机枪全部拆散,一个零件一个零件仿制,前后花费了半年时间,终于仿制成功。

  吴佩孚就释放了那个美国佬,将重机枪还给他,还给了一些路费。

  当时民国军阀混战,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美国军火商走私军火是违法的。

  他只得吃了哑巴亏,认怂走人。

  本来吴佩孚是很高兴的,认为仿造美制重机枪成功,以后就不用花巨资购买了。

  谁知道,这挺命名为三十节的重机枪,仿造是成功了,但性能极不稳定。

  只要持续射击,就很容易出故障,很少有能够一次打光一个弹带的。

  那么,三十节实际等于不可用。

  吴佩孚极为恼怒,将汉阳兵工厂厂长喊来臭骂了一顿。

  厂长表示,重机枪结构过于复杂,并不是拆卸仿造零件再组装就能搞定的。

  无奈之下,吴佩孚只得拿钱去向美国勃朗宁公司购买技术转让权。

  得到全部资料以后,才解决了三十节的严重质量问题,还进行了一些改进。

  即便如此,工厂初造时月产量只有几挺,后来才增加到每月25挺。

  大家看看,到了20年代尚且很难仿造重机枪,何谈30多年前的清末。

  其实,赛电枪这些玩意,清末根本就不可能大量装备。

  抛去仿造的质量问题,满清也没有大量制造重机枪的能力。满清产量最大的江南制造局,年产步枪也只有1500支。

  至于枪弹的生产,连北洋大臣李鸿展本人,都是心知肚明,1878年他在奏折里就叫苦:仅后膛枪弹的生产,就是“遇有战事,十年之蓄,不够数月之需”。平时看着生产红红火火,一打仗就不够用。

  看看,连最基本的步枪和子弹都生产严重不足,何谈重机枪。就是三十多年后,每月才能生产多少!

  装模作样的生产几挺装门面,又有什么用。

  对,你没有看错,晚清政府在马克沁机枪1884年问世后仅仅四年就仿制成功,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清政府为了摆脱外国对中国军械生产的操控,打破技术壁垒,一直在仿制西方武器, 1888年金陵机器制造局仿制出了马克沁机枪。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段文字都会大为惊奇,天呐,清政府竟然能够仿制出马克沁机枪,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面,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中国军队还拿着大砍刀,怎么可能在1888年就生产出这样一大杀器。

  其实,我们的仿造(山寨)能力自古就很优秀,这一点不用谦虚,我们很骄傲,但是要说能够仿制出完全一样的,纵横是绝对不相信的,中国和西方生产思维不一样,西方制造武器都是直接引进流水线,有专门的流水化操作,并且还有校正的检验样板,就是先有图纸再进行制造;

  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仿制,其实是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的,每一款仿制,都是一次创新,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清政府仿制的时候没有图纸,根据武器样品拆分后,按照逆向思维制作出图纸,然后进行仿制,制造出来能打出子弹,就是仿制成功,如果不行,那就换一样武器继续仿。

  这种自主仿造给清政府带来巨大的投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建立大大小小的兵工厂达40多个,每年投入研发武器的经费就在几百万两白银以上,前前后后砸里面也有一亿白银,结果清政府仿制出来最NB的武器就是抬枪,用两个人进行操作的那个武器,西方人看了后差点惊掉了下巴。

  武器仿造之路,实际上特别艰难,以国民政府打造的中正式步枪来说,1928年决定按照德国1924毛瑟步枪进行仿制,在有了图纸的情况下,一直到1935年才成型,前后用了七年时间,真正到量产的时候,已经是1942年,这还只是一款步枪。

  相比于普通的步枪来说,马克沁重机枪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更加复杂,要知道这可是一把改变了时代的机枪,是世界上最早的依靠子弹自身的动力完成发射的机枪。

  在没有图纸,没有配套工艺,没有指导的情况下,金陵机器局制造出来就已经是奇迹了,但是我相信,制造出来的这款步枪很符合一句哲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条河,金陵机器局制造出来的马克沁机枪也一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挺(纵横都怀疑,子弹能不能通用也是一回事)。

  中国真正仿制马克沁重机枪是在1935年,中德在军事领域合作后,德国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设计图纸交付中国后,中国才开始进行仿制,也就是后来的民24式重机枪。

  两者相差将近40年,所以,你认为洋务运动时期仿制的马克沁机枪能靠谱吗?

  洋务运动时期的仿制,主要是依靠当时的工匠,随着一批工匠的更换,仿制的工艺更加不行,因此,即使能够仿制出来也不会批量的去生产。

  在马克沁机枪1884年刚刚面世的时候,李鸿章正在欧洲采购军火,也亲眼看到了展示的马克沁机枪,当时的李中堂惊奇的连忙说,太快了太快了,要知道马克沁机枪一分钟能够打出六百转,火力方面绝对是压制的。李鸿章随后表示,太贵了,用不起。并不是说机枪买不起,而是子弹买不起,以当时清政府的财力,想要驾驭射速这么快的机枪,简直是拿国力在开玩笑。

  李鸿章当时比较青睐的机枪是早已经成熟且定型的加特林机枪,加特林一分钟可以打四百发,火力上够用,价钱还能相对便宜一点,实际上,金陵机器制造局在1884年就已经能够生产加特林机枪了,按照先入为主的的概念,并且已经生产了大量配套的加特林枪弹后,清政府不可能改弦易辙。

  清政府没有大量制造或者采购马克沁机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马克沁的射击火力太过超前,远远超过了时代的需求,不是说李鸿章看不到马克沁的作战潜力,而是在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之前,重机枪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

  1884年马克沁机枪面世,到二十年后的日俄战争中才大显身手,到三十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算达到巅峰,以李鸿章的眼界来说,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不会看到马克沁一展雄风。

  当时西方各国普遍不看好马克沁机枪,包括俄国、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让马克沁的推销碰到了钉子,就是因为当时的马克沁机枪火力太强,已经超出了时代的需求,而且刚刚问世的马克沁机枪性能也不稳定,日俄战争中和一战中的马克沁都是改良后的机枪,并非原始版的。

  总结起来,清政府没有大量生产就是因为,清政府大量生产不出来,或者生产出来质量不行;射速太快,子弹消耗不起;清政府已经有了加特林,对重机枪的需求不是特别大;马克沁火力已经超越时代,造成了火力浪费,不适合当时的战争形态。

  非常简单,造出来,反而不好。

  为什么这样说呢?

  当年李鸿章访美,观看了马克沁的射击试验。马克沁也是想着打开销售市场,赚一笔军火钱养老。

  但是呢,李鸿章更是精明啊。他一眼就看出了这种武器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射速太高,太贵了。

  废话,两个突突就打完了两条帆布弹带的子弹,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可是,买回来,有用吗?用处反而不大。

  李鸿章可是真正打过仗的人。这东西对于后勤的要求太高了。一旦没有子弹,反而是累赘啊。

  反而不如清朝自己造的快枪好使。

  另外,李鸿章也看出来了,马克沁的重机枪太累赘了,这个东西更适合堑壕战,防守战。可是看看大清国,每个县城都是城墙高耸,护城河环绕。更不用说府城,省城了。天黑了把城门一关,谁能进来?

  没有战场实际需求,你说要这玩意干嘛?

  所以李鸿章就没有要这个东西。事实上,马克沁真正扬威到了一战时期了。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儿了。

  到了后来,为什么没大量制造呢?

  还是跟当时的军事实际有关。假如有一万元经费,是买一挺马克沁,还是买50支汉阳造?前者代表精兵主义,后者代表人多势力大。

  好多小军阀选择枪多的选项。民国时期军阀就喜欢人多枪多马多,重机枪多不多在其次,这玩意太麻烦。行军太累赘,野战状态需要好几个人伺候。所以民国军阀们更喜欢的是手榴弹,花机关,镜面匣子这些玩意。听说过手枪团这个编制吧?人手一把驳壳枪,另外再加一把大刀。甚至还有过手枪旅的编制。手枪旅啊,民国精锐部队!

  而在清末民初那个年代,造一堆马克沁,后果是制造麻烦,养着费劲,部队人数也要减少,养不起这么多大头兵了。所以呢,也就是几十年后,民国的四大兵工厂开造了重机这玩意。其他军阀,雇几个枪匠,搞个花机关,投资小,见效快,立马装备上档次(人手一把,可以装门面,很拉风的),何乐不为?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马克沁重机枪?光这六个字他就足以把小伙伴们的眼珠子给整过来,为嘛?您把这玩意叫做屠夫他都不为过。想当年一战时期,德国佬眼瞅着就要玩完了,被老毛子联合约翰牛英国佬外加那脖子比身子长的高卢雄鸡法国佬,围起来掐着脖子打。

  这踹的屁股都发红了,被迫在索姆河这地接受了一次大决战。咋说呢德国佬被玩恼了,这就整一万两千五百挺这物件。

  往阵地上这么一拍,得,就等着约翰牛和高卢雄鸡玩冲锋。

  德国佬也真狠,最密集的地方平均二百米的距离就一挺,您就听哇,这拍出去的声音不是“砰砰砰”,是像风一样的“呼呼呼”声(这枪声太多了,就是风声,老梁可一点都没夸张)

  约翰牛和高卢雄鸡整多少人都白搭,根本就冲不上去,死的人就跟那割韭菜一样,从人的身上扫过去,身体直接就被撕开了。

  这头一天下来,约翰牛和高卢雄鸡这就到下六万人。有人说这战斗过程中,德国佬那士兵实在看不下去了,一边开枪一边高喊:“别冲了!别冲了!”

  当然这是谣言,毕竟战场上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加上枪声这呼喊声根本就传不出去,而且他们的语言还不通。

  但也从侧面印证了这马克沁重机枪屠夫的威名。这协约国等一战一结束,掐这脖子让德国佬签字,保证他以后的队伍里不允许装备重机枪,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一点不夸张的说,当年整整一代的欧洲人差不多就死在了马克沁重机枪之下。

  老梁插一句,小伙伴们知道不知道坦克这东西为啥要造出来呢?猜不出来吧,它就是用来对付马克沁重机枪的。

  这东西太可怕了,当年约翰牛英国佬一个五十人的小队,凭借四挺马克沁重机枪就阻挡住了五千名非洲土著的进攻,不仅将其击溃,而且屠杀了三千多人。

  当时就有人夸耀,这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他就相当于拿破仑时代的一个整编的步兵团。

  哎!这话再扯下去就有点子远了,总之一个字马克沁重机枪——牛。

  扯到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就要说了:“老梁你快拉倒吧!把你那大嘴巴闭上吧!咱满清政府真要是能仿出来,也不会被大海对面那个头不足一米五的小鬼子玩残了!”

  别介呀!这武器再高,您也得看是谁使唤不是,而且在仿制出来,那满清政府他也得同意生产才成啊。

  这事老梁就给大家伙说道说道的。

  大家伙也知道咱满清自从那瘸子皇帝咸丰开始,面对列强就一个字——怂。他对列强的套路就是能躲则躲,能跑则跑,再不济就是割点银子或者割点地啥的。

  他这套路基本上被慈禧全盘接受,但这满清后期的局势,也造成了咱汉人权贵的崛起,他们中有一波人就要搞洋务,从而提高咱大华夏的地位。

  那么造这马克沁重机枪的是金陵制造局,这厂子是在李鸿章的牵头下成立,这整到最后这厂子就变成了拥有机器一千台,能玩出手艺的工匠他就有一千七百多个,能够生产的军用产品,他就有二十多种。

  听了这数据,是不是有点牛掰的感觉?但老梁告诉您,这蹲在这厂子上头的官员,都些瞎子,傻.帽,混.蛋(其实老梁还是想吼下去,不然真不解气)

  但这帮子不吃人饭的家伙,居然仿照毛瑟,整出了后膛抬枪,没错老梁没打错,就是那俩个人使唤的抬枪。

  一个前边抬,另一个人后边放枪,整体造型和一小炮差不多。

  造出来之后,这帮官员都牛掰坏了,得意的拉着参观了老外:“瞅见没,四寸啊!四寸啊!四寸啊!四寸的大木头板子,一枪就打穿了。”

  这帮子官员的表情既满足,那又得意,按照这帮子官员的想法,这全世界他就没有生产抬枪的,就俺们,就俺们大清国生产,你就说牛不牛吧!

  老外丢下一句话:“你们真牛,不是一般的牛!”

  回头人家就在自己个的日记里写:“这帮人咋就用第一流的机器,生产一些没用的物件!”

  这脸打的呱呱响啊!哎呦!我去!肚疼!

  那么李鸿章当年去欧洲那嘎达溜达,就瞅见这马克沁重机枪,这不他就拉回来几挺,琢磨着仿制一下。

  你还别说,他就仿制成了,炮管一样粗的枪管,一撒出去泼天的子弹,腰口粗的大木板子也能打折了。

  咱哪官员,牙口不错,大板牙一龇:“这什么玩意,这么废子弹,这不浪费吗?国家的钱就不是钱了?还是俺的抬枪可爱,一分钟一发,特别的省!俩人一杆,还省装备,多划算啊!”

  得,这仿制出来的马克沁就丢一边去了,咱这找谁说理去。

  您要谈浪费,老梁恨不得抽他俩大嘴巴,平壤战役,咱大清国那军队,大炮扔地头上四十八门,步枪一万多,没多久那鸭绿江防站,大炮丢了七十八门,枪五千,此后旅顺,大连,光小鬼子缴获大炮二百七十多门,枪六百。

  这是装备,那子弹那一次不丢个四千万发还得以上,炮弹丢失几百万发,这些数据那都是有料可查的。

  您这就不浪费了,这叫丢人啊!

  这就好多了,领导换成能人李承干,名字也改成第二十一兵工厂,啥重机枪,啥轻机枪,啥步枪,啥迫击炮,啥追击炮,啥重型迫击炮,咱全都有了,一家伙下去这就成为了咱大华夏战时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到了抗战胜利,这地光各种型号的机枪生产了二万八千挺,迫击炮小八千门,步枪小三十万,大量的武器弹药海了去了,据说各种轻武器的产量占全国武器生产的一半。

  大家伙也知道,当年小鬼子追的急,咱二十一兵工厂从南京搬到重庆,大大小小的东西全拉走,用了三个半月的时间他就开工了,是全国最快最早复工的兵工厂。

  但很可惜的,当内战爆发了,咱李承干李厂长心力交瘁就辞去了厂子的职务,一辈子没娶过媳妇,提着两只旧皮箱离开了厂子。

  那年李承干李厂长是唱着战歌和大家伙甩开膀子干军工的。不就是一挺马克沁机枪吗?有啥大惊小怪的。为啥没有大规模生产?很奇怪吗?满清时期,这帮老爷们宁可把装备放到库房里锈烂了他也不想装备下去。

  更何况还有些,眼珠子都睁不开,不愿意瞅一眼世界衙门口的官员。

  

1888年清政府就能够仿造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没有大量制造?

  应他那句话了,还是抬枪可爱啊!世界上就没人敢生产这东西,除了俺们大清。

  哎呦!肚疼!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1884年李鸿章参加伦敦举办的新枪发布会上大声感叹。马克沁重机枪在半分钟内一梭子打出300发子弹,将一棵大树拦腰切断。李鸿章立刻买了一挺带回国研究。

  李鸿章看到的马克沁

  这一年,离中日甲午战争还有10年时间,如果大量制造马克沁重机枪,并大力发展陆军力量,或许会改变甲午战争的结果。但是没有如果,洋务大臣犯了下一个致命战略错误,让腐朽的大清失去了最后的复兴机会。

  李鸿章拿回的那挺马克沁机枪,由金陵制造局于赛电枪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建船政局、汉阳兵工厂

  阿姆斯特朗式后膛快炮、半自动步枪“快利枪”、赛电重机枪

  洋务派把目光放在了海上,聚全国之力打造北洋、南洋海军,耗费巨资从欧洲引进的大量先进的铁甲舰,钱都让海军花完了,陆军成了后娘养的。

  解放军的马克沁

  如果清军大量装备马克沁机枪等重火力陆战武器,那日俄战争马克沁收割鬼子小命的场景将提前10年上演。

  志愿军的马克沁

  京师勤王,他也吓得瑟瑟发抖,日本并没有与大清在陆上决战的实力与勇气。

  民兵的马克沁

  中国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在于广阔的陆上战略纵深。洋务大臣如果选择大力发展陆军,而不是发展昂贵的海军,或许还能有立足世界的可能。四五十年后的抗日战争、半岛战争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没有海空力量,我们也能打赢最强帝国。洋务大臣放弃“马克沁”,选择“铁甲舰”,说白了就是拔苗助长、好高骛远的战略短视。

  军博馆的马克沁

  甲午战争以后,清朝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着手筹建北洋新军。而然他们已经丧失了战略机遇期,袁世凯的新军最后成了清朝的掘墓人。马克沁机枪的命运,就预示着大清的命运,历史往往就是小事件、小人物决定的,正所谓“蝴蝶效应”。

  我们知道,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人而不在装备,再好的装备也要看用在谁人之手,腐朽没落的晚清政府,如冢中枯骨,风风火火的洋务运动一时,虽经过仁人志士多年努力,但终没有摆脱百年国耻,魂舞大漠以为就是最好的明证吧。1888年,我们就仿造出国际最新的重机枪马克沁,说明自古就有奇工巧匠之能的中国,在工业极端落后的情况下,说造能成,可以证明一样事,中国从来就不乏匠人。然我们的匠人,志士仁人,挽救不了大厦倾颓难挽的国运,有马克沁为证。

  1884年,李鸿章在伦敦新枪发布会,看到了此枪威力,半分钟切断了一棵大树,于是决定购买了回国仿制,做为权重朝野的人物,他有此权力。四年后,在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起名就叫赛电枪。有人以此证明,我们的工业能力当时超过了日本。魂舞大漠觉得这样的结论,不符合历史实事。所谓工业能力,不是说能造一点枪炮,还能造出平远舰,就说明我们的工业水平有多高,整个社会还处于农业社会,对工业技术建立的理解和认知,还停留于农耕时代,而日本自1868年即开始了明治维新,是一场真正的社会变革,正式走向工业时代。观察我国工业,只有大大小小40多家兵工厂,如此而已。能仿造出马克沁,只能证明我们的匠人有多么棒,有被大量列装的可能了,如果得以大量列装,对陆军装备的当有极大促进,然而并没有成为实事,为什么?

  看历史上有人看见,与战甲午,数场战斗,被遗弃无算,大部分靠真金白银买来的装备,就这样连带国运,一同耻辱地为晚清送葬。战不能战,有枪没枪一个样,何况大量的金钱都投给了北洋水师铁甲战船。铁甲战舰又如何,网友说得有道理,都是渣渣。不得不承认,钱倒投进去不少。李鸿章一面哀叹再发再弃,又一面抱怨此枪用不起,用不起嫌枪贵,不知陆军装备的重要,把赌注全都押在了海军身上,只是他想不到的是,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根本不顶事儿。他想不到,他的老师曾国藩早就想到了大清的日薄西山,留下了恨不早死的经典名句。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拳民”们还傻乎乎地嚷嚷着“刀枪不入”地手持刀、矛向前冲锋,即便是清军手里的枪还动不动在炸膛。

  可是,谁能够想到早在1888年的时候,由李鸿章于1865年一手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便已经仿制成功了在研发于1883年、定型于1884年的马克沁重机枪,不得不说,金陵制造局能够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仿制成功马克沁,确实很出乎人们的意料。

  试想一想,如果1884年仿造马克沁成功后便开始量产的话,那到了1900年,清军也能扛着马克沁重机枪“哆哆哆”地对着洋人扫射了,慈禧还会这么狼狈地逃出北京吗?

  那么,清政府为什么没有对马克沁机枪进行量产呢?

  实际上,所谓的仿造的核心从来都不是“仿”,说到底仿造的核心仍然是技术,没有技术,何谈仿造,又如何仿造?

  拿一支普普通通的圆珠笔来说,圆珠笔在1888年便已经产生了,可是谁能够想到,中国这个每日消耗圆珠笔不可计数的国家,即便是在该给开放之后数十年,想要生产一支圆珠笔却仍然需要进口笔头?

  圆珠笔的笔珠看上去只是一粒小小的圆珠,可是它却难倒了无数人。

  可见,这一粒小小的圆珠也不是仅仅将它打磨成合适的大小便可以了,它的核心仍然是技术,是笔尖钢的生产技术。

  中国从2011年启动“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随后国家拨款6000万元用于支持研发。

  2022年,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用了5年的时间,经过了近百次的反复试验,后又经过了十多次的终试,这才终于得到了确定能够用于制造笔珠的钢材,中国才能逐渐摆脱国外在笔尖钢上的束缚。

  所以,仿造不只是仿外形这么简单的事。

  1888年的金陵制造局能够仿造马克沁的外形,可是,马克沁真正的核心,它能仿造得了吗?

  显然,当年的金陵制造局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别说对于金陵制造局了,马克沁重机枪的制造工艺对于不少列强而言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说白了,金陵制造局所仿造出来的马克沁机枪更多只是外形上的仿造,辛辛苦苦造一把用不了几次的枪,李鸿章乐意,慈禧也不乐意呀!

  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实际上金陵制造局之所以没有量产马克沁的原因还有经费方面的原因,以金陵制造局的规模和机器,即便慈禧和李鸿章点头让金陵制造局继续生产马克沁,金陵制造局的生产能力也实现不了马克沁的量产。

  更何况,如果金陵制造局铁了心要生产马克沁的话,它还能有多少人力财力物力用于别的武器装备的制造?

  所以,马克沁虽然被仿造出来了,可是最后也只能被金陵制造局忽视甚至是淘汰。

  此外,清政府之所以放弃马克沁,除了技术和经费、设备方面的原因之外,还在于当时清政府,或者说当时世界上的主流机枪是另外一把——加特林。

  1874年,李鸿章看到了加特林的威力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掏钱买了几十台加特林,随后便开始让金陵制造局研究如何仿造加特林,到1884年时,金陵制造局已经拥有了成熟的仿造加特林的技术,已经能够自主生产。

  对于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加特林和不成熟的马克沁,李鸿章会怎么选?

  他不敢冒险,想要用马克沁取代加特林,他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钱、精力和时间,还可能对面临失败的下场,最后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他拿什么收拾局面?

  所以,李鸿章只能继续选加特林,只能放弃马克沁,这也是清政府明明已经仿造成功了马克沁,却没有进行量产的原因。

  即便是加特林,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因为资金匮乏的缘故,李鸿章还不得不停止了对加特了的生产,转而继续生产外形上很能吓唬人但却落后的“抬枪”之类的武器。

  在1888年金陵机器制造局成功仿制了马克沁机枪,并命名为赛电枪,并进行少量生产,到1896年停止生产。之所以没有大量制造,主要是当时对于马克沁机枪的作用认识不足,而且这种仿造并没有真的摸透其原理,生产缓慢,自然产量不大。

  洋务运动开始以后,清朝也兴办了很多新式工厂,其中军工企业比重极大,金陵机器制造局就是其中之一。到1888年的时候,金陵机器制造局成功的仿制了马克沁机枪,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其中的不足。

  马克沁机枪

  这种仿制,仅仅是根据进口的马克沁机枪拆卸以后按照零件绘制图纸,然后照样装配起来,对于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等等都并不了解,只是单纯的依葫芦画瓢而已。在生产中遇到问题,也只能去找原装产品比较,看是否绘制生产过程中出错,这种生产方式的效能可想而知有多落后。

  然而更重要的是清廷上下大多对马克沁机枪的认识不足,并没有意识到其作用。当然,这在当时西方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毕竟此时的马克沁机枪还没有经过实战考验,人们很难认识到其作用。但是清军的问题是,他们更喜欢抬枪。

  

1888年清政府就能够仿造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没有大量制造?

  早期的抬枪类似放大的鸟枪,早在鸦片战争前就大量装备清军。在引进西方武器生产设备以后,前膛的抬枪被改进为后装线膛,因为其发射的枪弹射程较一般步枪为远,而且较大炮为轻,所以清军将其作为支援火力使用,而且使用散弹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清军不爱瞄准的习惯,因此大受欢迎。

  然而抬枪的问题也很多,在远距离上其精度较差,而近距离使用散弹的话杀伤力则有限,使用时除了比较热闹外效果一般,不过对于清军来说,热闹就够了。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时,很多部队都不喜欢新式的洋枪,反而要求大量配发抬枪,有效的减少了敌军的伤亡。

  庚子事变时日军缴获的抬枪

  所以在1896年后,赛电枪、格林炮等新式武器逐步停产,金陵机器制造局转而生产老旧无用的抬枪。英国人贝斯福就吐槽说金陵机器制造局用最新式的机器生产无用的产品:

  所以阻碍赛电枪产量最大的问题,是清军自身对其作用认识不足,不会大量装备,自然也不需要大量生产。

  你以为清政府仿造出来的马克沁机枪能打出子弹吗?

  我们先看看看马克沁重机枪是什么梗?

  首先我们要明白马克沁机枪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意义不亚于火药和步枪的发明。他是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在1883年发明,1884年获得专利的产品。它的射速简直是神速度,每分钟射速500发左右。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单发,也可以连发。不仅可以快射,还可以慢射。为什么说它是划时代意义呢?

  因为在马克沁机枪问世之前,人类还没有自动发射的枪,马克沁是人类第一把自动发射的枪。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沁机枪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一场革命,意义不亚于美国人发明。

  众所周知满清一直是个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政权,在鸦片战争前满清夜郎自大,自以为是,没有进取心也没有危机感,但是鸦片战争打碎了大清的优越感,也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满清统治者觉得中国吃亏就在海防薄弱,所以皇帝就说了,为了国家的安全,我们一定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所以满清政府此后几十年里,把兴建海军,加强海防当做重中之重,所有的精力、所有的资源都用于沿海的防卫,唯恐重蹈鸦片战争的覆辙。所以我们看到满清的海军在当时的亚洲是一流的,在世界上也能排得上名次。甲午海战打不过日本,那是输在制度上,输在软件上,硬件上一点都不落后。

  满清的时候没有像样的工业,中国几千年都是自给自足,是个地道的农业大国,国内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创造外汇,太平天国和捻军造反打了十来年仗,在加上满清,官员贪污腐败,国库空虚、捉襟见肘。大量银子都花在海军的建设上了,用在陆军的钱就少的可怜。当时中国的兵工厂乍一听不少,但水平一般,不敢恭维,寒碜得很,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金陵机器制造局1865年就开张了,可直到23年之后的1888年才勉强制造出来带轮子的大炮。

  江南制造总局是中国第一家兵工厂,老板是李鸿章。但当时中国造不出高强度的钢铁,厂子也只能生产弹药开始,几年后逐渐试制西洋枪炮,但是效果并不乐观,这个中国最早的兵工厂主要成就是制造单发的洋枪、大小开花饱。直到1890年,该厂和上海虹口有一个洋人办的铁厂合资以后,才勉强能生产出符合枪弹强度的钢铁。但是高精度的机床中国人是没有办法得到的,因为西方列强一直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中国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可以看懂图纸,只能是凭着天分和感觉来山寨,效果可想而知。

  中国泱泱大国没有一个是有专业兵器知识,当时有个德国商人谎称1888式步枪就是毛瑟步枪,而朝中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谎言,满清政府花了巨款下了一套设备,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才开始生产此型步枪,并定名为八八式。1899年江南制造局也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但生产出来以后才发现性能垃圾,不能退不下膛、还容易炸膛,毛病百出,能看不能用。

  所以直到民国时候,北洋军阀如直系、皖系和奉系都是直接买日本、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步枪。吹捧满清制造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孤陋寡闻。步枪都搞不好,遑论制造步枪,就像一个婴儿,走路都摇摇晃晃,怎么会奔跑?中国制造业那么落后,仿造马克沁机枪又是从何说起呢?

  1887年,美国有个外交使团来中国访问,他们带给了中国皇帝一件宝贝,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沁机枪。光绪皇帝在观看了洋人的演示之后,心里啧啧称奇,但表面上又不露声色、不以为然。泱泱大国的优越让他装起X来:这玩意有什么稀奇,我们大清如果想造,易如反掌。天真的美国人不信,认真起来:皇上,这是世界发明,专利产品,顶尖技术,中国不可能造出来。

  皇帝满脸的不屑:朕没有夸口,没有大清不能的事。说活转身问李鸿章:爱卿你说呢?李鸿章一看暗暗叫苦,自己就是兵工厂的老板,要是说造不出来,那就是打皇帝的脸,会闯祸的。要是说能造,那不是逼着自己出丑,犯欺君之罪。但此刻形势危急,先答应下再说。

  于是李鸿章就硬着头附和道,嗯嗯,没问题。美国人更认真了,那我倒想看看中国制造的马克沁。不知道中堂到什么时候满足我的愿望。李鸿章一咬牙吐出四个字"半年之后"。

  李鸿章回去后先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洋人顾问马克里,马克里是一名刚从英法联军中辞职的英国人,在李鸿章幕府任职。他还在淮军待过,娶了一位中国妻子。他告诉李鸿章以中国的条件别说钢的强度达不到,车床的精度也达不到,无论怎么说都是一项完成不了的任务,就是造出来也打不出去。

  李鸿章不服,下令自己制造,过了一个月,枪造出来了,远看有点像,近看就走样,子弹打不出,让人很受伤。无奈之下李鸿章再次向马克里求救,马克里趴在李鸿章耳边耳语了几句,李鸿章连连点头。半年之后美国外交官果然来华,当着皇帝的面,李鸿章叫人演示了中国制造的马克沁机枪,看过之后美国外交官目瞪口呆,连胜说OK。

  原来马克里托人从国外买来一挺机枪,在兵工厂刻下了大清制造,还刻下了一个龙的图案,重新喷漆,糊弄了美国佬也糊弄住了中国皇帝。光绪皇帝一看心花怒放,大笔一挥给李鸿章的兵工厂拨出巨款指示大量生产。李鸿章一看死的心都有了,往哪造这么多枪呢?

  所幸的是光绪也不下去视察,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你想满清如果制造出了性价比高的马克沁机枪(的确是仿制了三十多挺),但北洋军阀那些人精们还会放着自己的兵工厂不去制造,花冤枉钱买洋人的步枪?当然,

  感谢邀请,老二来答。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马克沁重机枪,中国称赛电枪,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专利。

  其口径为 11.43毫米,枪重 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 (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 600发/分,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 100发/分。马克沁机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帆布弹带受潮后可靠性变差,但在近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

  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真正让马克沁出风头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从那以后,各国军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由此成为闻名的杀人利器。

  但是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马克沁机枪于1884年正式制造生产,1888年我清政府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这一年,离中日甲午战争还有10年时间,如果大量制造马克沁重机枪,并大力发展陆军力量,或许会改变甲午战争的结果。但是没有如果,洋务大臣犯了下一个致命战略错误,让腐朽的大清失去了最后的复兴机会。

  李鸿章从国外拿回的那挺马克沁机枪,由金陵制造局于1888年仿制成功,命名为赛电枪,顾名思义就是像闪电一样快、一样猛,而英国陆军1891也才开始装备马克沁机枪,大清比大英帝国还早了三年。在19世纪末期,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在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的努力下,全国已经有以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建船政局、汉阳兵工厂为代表的30多家规模型军工厂,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军工产业链。

  金陵制造局的马克沁他们不仅能够生产“汉阳造”步枪,还能够生产阿姆斯特朗式后膛快炮、半自动步枪“快利枪”、赛电重机枪等前卫新式武器。1880年天津机器局还试造了中国第一艘潜艇,福建船政局甚至建造了排水量2000吨第一艘国产铁甲舰——平远舰。直到将近100年以后,我们才再次拥用建造2000吨排水量以上军舰的能力。甲午之前的清朝军工产业水平远远在当时的日本之上。

  由此可见,大清完全具有大规模量产马克沁机枪的技术能力。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大清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洋务派手中有权有钱,完全有能力大规模发展以步枪、重机枪、后膛炮为主要武器的陆上武装力量,打造一支让列强胆寒的陆军。

  也许是在海上被列强打怕了,也许是对陆军能力的过分自信。洋务派把目光放在了海上,聚全国之力打造北洋、南洋海军,耗费巨资从欧洲引进的大量先进的铁甲舰,钱都让海军花完了,陆军成了后娘养的。上节提到了那些陆战武器都没有大规模列装,最简单的步枪产量也只达到每年1500支,根本经不起一次大规模战争的消耗。

  并且马克沁机枪在晚清政府的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时代超前的武器,因为思想短浅使得李鸿章没有看清楚马克沁在作战中的潜力,毕竟是在1884年问世之后,马克沁真正在战场上运用达到巅峰的则是一战时期,对于李鸿章而言,这已经是三十年之后的事情了,也正是因为这一众原因的促使之下,使得晚清政府虽然能在1888年的时候,仿制出马克沁机枪,却是并没有大量的制造运用。马克沁重机枪从1883问世,到清朝政府在1888年仿制出来,可以说是非常的快。但是马克辛重机枪设计理念非常超前,并不符合当时战争的思维。再加上马克沁重机枪当时还处在雏形阶段,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技术不算成熟。综上所有原因故使得清政府没有大量装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五金工具_五金配件_五金建材_机械设备-五金网 > 1888年清政府就能够仿造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没有大量制造?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